-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仁湘只有吃记忆可以渗透现在和未来
王仁湘只有吃记忆可以渗透现在和未来
有人在网上评论,王教授那些“将古事拿来戏说的小书”就是讲些筷子、叉子,要么就是包子和花卷的外传。言外之意:够不上著作。也有智者,认为这是这个时代属于王仁湘的饮食考古成果。
王仁湘给我们贡献的第一个词条就是“叛逆者”,这个有了白发,兜里小心翼翼地揣着毛背心等待拍照的老教授,把当下的每一天时光耗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图书室或者某个乡间的巨大坟墓里。
那些古事是什么?一户四口之家的生前食谱、汉唐壁画和传世绘画里筷子摆放的形状、是什么灼热的发现让农耕的人学会了把泥土炼成陶……
如今,在任何一家书店的电脑里,你都会搜索到“饮食文化探源”几个关键字下面的书目。撰写中国饮食论文成了风气,但是饮食是活的,是人的行为,是动词,它该怎样写?王仁湘答曰:身体力行。
“释”:致力于用自己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生命经验,另辟蹊径,以叛逆者和引路人的姿态,致力于用文字、文献阐释食物的历史,表达食物的世界观的人。
他是王仁湘。
QA:
说回来,在您着手饮食的工作中,最让你惊奇的事实是什么?
是在最开始,我不明白这样一门注重实物证据又如此丰富的学科,为什么关注的人这么少。当我关注时,又迎来那么多诧异不解的目光。
对历史着迷的人都是被宏大的东西吸引,您忍心错过这些大的主题吗?
我最早关注的也是战争呀。后来觉得生产、经济是最根本的线,后来就到了器具,再然后,忽然在庞大的墓穴中发现筷子、叉子、牙签这些东西,就开始了这条路。
作为考古学家,您撰写饮食的第一篇稿在一家专业杂志上被退稿了?
是的,他们很惊骇,说这个东西怎么能发呀,我们不能要,没有意义。
会不会觉得,您说的分餐制、馒头、刀叉这些始于中国人的事实,已经不能再吸引现代人了?
我的一些论点后来进了高考试卷,进了高考复习大纲,我倒是愿意提这件事。我希望有一天,这些饮食史能自然地融入到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直到没有痕迹地融入。人类通过考古学回忆自己的过去,这种回忆也渗透着未来,饮食史是最容易联系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境地。
有些人做学问往往擅于自得其乐,您呢?
这个我真不太擅长。我自己在学问中得到的乐趣不多,我只是在觉得给他人带去乐趣时,才会安慰,也会快乐。
名词:
41.
叛逆。
我是一名考古学的叛逆者。我曾经走左道而受非议,在非议中受到关注。曾经在年轻时有资深的考古学前辈严肃地拷问我,你还想不想成考古学家?
最艰难的时候,是别人不仅认为你做的事没有用,还有很大的负作用。我曾以竹笋自喻,为了探出道路,要找到钻出泥土的缝隙。
但是我真的有勇气吗?不见得。我后来理解了那些“不知道怎么就爬上去的”攀登者,他们真不敢回头看,如果让我再登一次,我没有勇气。我现在对饮食的研究也不过是几天打鱼几天筛网,并没有外界冠以的“惊人的毅力”。我必须还要致力于更大范畴的考古,以保证我这点小范围的研究。为了壮胆,我也试着寻找同行者,将他们零散的论述摘录出来,还开过专栏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会让自己并不觉得寂寞。对于建立一个更宏伟的系统,或者说终极目标,我是没有的。我只是有一个理想,让人们知道,特别让内行人知道,我们可以、也应当由考古来研究饮食文化。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件事。
42.
历史之大。
我们平时接触的历史,都是想象的,描述的。不是一个有色彩的东西。历史中有保留、传承,也有间断、消亡,考古能直接了解到这些,比文献和书籍更真实。它通过具体的挖掘去寻找实物证据。有一次,在挖掘一座墓葬的时候,我想对现场还要再仔细搜寻一下,结果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把木尺,上面刻有刻度。它可以说明那个时代,一尺有多长,这是一个直接的证据。你和这种直接的现场密切接触。你被它感动,澎湃,你脑袋里不断地设计出题目,然后求证,告诉自己“历史可以是这么回事。”
43.
历史之小。
通过肉眼看不到的当时土壤中残留下的苞粉,可以分析当时的植被情况,这片土地大概住过多少户人家,种植过什么树木、庄稼。你可以利用DNA分析人种、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祖先居住地的情况。你从一个人的骨骼中提取碳13和氮15,就可以研究他生前的食谱。他是吃肉多一些还是小麦、面粉,大米、小米?以此判断他的地位和家产。同一个地方的人,食谱的区分特别大,就可以研究人种的起源。从某一个点入手的研究,往往能解决很大的问题。这个道理我是从饮食身上印证的。我相信如果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样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物件,都会动心,产生共鸣。回头再去看那些习惯了的汉唐壁画和传世绘画,我们居然还能寻找到细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翻译“形似和“神似”.doc
- 浅谈群众文化辅导中视唱能力培养.doc
- 浅谈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doc
- 浅谈职业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doc
- 浅谈群文工作者心理素质.doc
- 浅谈老舍民族意识形成及其对创作影响.doc
- 浅谈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重要地位.doc
- 浅谈职校轮滑课中学生心理障碍应对措施.doc
-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措施.doc
- 浅谈脚手架搭设中存在问题及搭设技巧.doc
- 2025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