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舆论形成和引导机制探析
网络舆论形成和引导机制探析
摘 要:在网络平台中,网民对信息的关注和意见表达形成了多元的议题和多种声音,不同的信息流和意见流由此产生。而由于网络环境不同于传统环境的特点,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也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选取“乌坎事件”在“强国论坛”中的讨论为研究切入点,试图分析该事件在主流网络媒体中的呈现特征,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机制。并以此为例,讨论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使之朝着更加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等。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乌坎事件;强国论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32-03
一、引 言
当代社会,伴随着传媒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家、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曾经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早已不再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假想。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与实践,互联网被少数人垄断使用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进而成为一种新技术与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最大程度地诠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由互联网构成的这个与现实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又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新型媒介生态环境中,在人人都有一只“麦克风”,人人可以直抒胸臆、表达观点的基础上,网民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和讨论度空前热情和高涨。由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等带来的关注和议论更是一触即发,各方言论犹如滔滔江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经过交融和碰撞的过程,各方观点或各持己见,或整齐划一,均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
本文以“乌坎事件”在“强国论坛”中的讨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探析在主流网络媒体中,这一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同时凸显争论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是如何受到关注的。试图以质化的研究方法去发现关于该事件的网络舆论是如何形成的。主要包括“乌坎事件”在“强国论坛”中的讨论角度是如何分配的;事件从开始到平息的讨论情况是如何进展、如何呈现的;参与讨论的主体态度倾向是怎样体现的;各方观点是怎样整合的。此外,还将以“乌坎事件”为例子,归纳概括出在此类事件面前,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使之朝着更加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作用于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
二、相关概念简要透析
(一)何为“舆论”
在定义网络舆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舆论的概念。按照李普曼在《公众舆论》对舆论的定义:“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1]”
而国内大部分学者所共识的“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2]。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且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因此,笔者总结: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舆论的客体是足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事务、公众人物等;其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接近性,表现力度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具有说服力。此外,从舆论引导的必要性来说,并非所有的舆论都是可信的,有时是盲目的,甚至能够产生破坏力。
(二)何为“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是网民对自己所关心话题(包括公共事务、公众人物、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历史评价等),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以网络论坛为主阵地的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影响力的意见”[3]。
在中国,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与论坛(BBS)及新闻跟帖共同反映与形成。而此研究中涉及到的“网络舆论”主要取自狭义上的内涵,即指公众在互联网上对于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
三“乌坎事件”及其在“强国论坛”中的呈现特征
关于舆论学的基本理论和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等层面的研究,学界已经出现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而本研究的主要突破在于针对“乌坎事件”这一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群体事件,着眼分析主流网络媒体中关于其的网络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围绕其来引导网络舆论的。因此,本环节也是笔者要讨论的重点。
(一)“乌坎事件”在“强国论坛”中的呈现特征
“强国论坛”是新闻网站中最早开办的时政论坛,同样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空间之一。分析“乌坎事件”在“强国论坛”中的呈现特征,笔者在“强国论坛”及其深水讨论区检索到包含“乌坎事件”关键词的帖子百余篇,以期考察论坛中自出现对事件的提及讨论至言论基本平息这个过程中,发布的信息来源,网民议论的具体内容,形成舆论的态度,最后从舆论的最终走向归纳网络主流媒体在面对这一特殊事件时,是如何引导舆论,并使之朝着更加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1.信息来源层面
在检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影《一个购物狂自白》现实思考.doc
- 电影3 Idiots中美学平衡与冲突※.doc
- 电影《云水谣》融合音乐感染力分析.doc
- 电影《伴你高飞》线索研究.doc
- 电影《傲慢与偏见》语言特色.doc
- 电影《傲慢与偏见》语言技巧评析.doc
- 电影《傲慢与偏见》语言风格特点分析.doc
- 电影《入殓师》音乐分析.doc
- 电影《冷山》配乐元素叙事表现.doc
- 电影《功夫》东方文化再现与演绎.doc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