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中国思想自我启蒙极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龚自珍中国思想自我启蒙极限

龚自珍中国思想自我启蒙极限   1   位于杭州火车站不远处,高楼林立的楼群中有一条小街叫马坡巷,巷子里有一栋殿堂式的古老建筑,这就是龚自珍出生的地方——龚家老宅一角。   龚自珍的远祖原是北宋的臣子,靖康之变,龚家随难民南迁,最初落脚余姚,辗转数代后定居临安(杭州)。到龚自珍出生时,这个家族在杭州已经居住400多年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官宦之家,数百年来,龚家几乎每一代都出一两个中小官吏。   龚自珍出生在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1792年8月22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康乾盛世”。龚自珍的祖父龚敬身,是乾隆中期的进士,官做到云南楚雄知府、迤南兵备道,以府道大员身份退休。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才把弟弟的孩子龚丽正过继过来作为嗣子。在龚自珍5岁那年,他的父亲龚丽正以前一年中举、第二年联考联捷的成绩,一举考中进士,被授为内阁中书留在北京供职,三年后升为礼部主事。因为他的父亲长年奔波在科考的路上和在京为官,所以,龚自珍的童年,基本上都是他祖父及母亲和外公在苏杭二州进行的家庭教育。   龚自珍的祖父是进士出身,学问自不必说了。他的母亲段驯,是清代有名的学者苏州段玉裁的女儿,有诗作传世,学有家源,教育起孩子来更是得心应手。外祖父段玉裁任过知县之类的小官,他以文字训诂一类的学问闻名当世。他注释的《说文解字》,在当时就是儿童启蒙教育的教科书。而外孙龚自珍的名字,也是这位老先生给他起的,寄希望于他能自珍自爱,在今后的路上走出一个完美的人生。   这种家庭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所以,龚自珍大约是在四五岁时就认识很多字了。到八岁时,大人们就让他学习旧《登科录》(有点像现在考上大学或考上研究生的人名录和试题一类的书)。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他指定了一条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当官发家的道路。   同时,龚自珍在母亲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还入门学起了写诗。据资料记述,这一时期,龚自珍的音乐艺术天赋也有所崭露。在西湖南部六桥附近龚家的小楼上,龚自珍身穿淡黄色童衣,“梳双丫髻,倚栏吹笛,歌东坡《洞仙歌》,观者艳之。”有一位画家还把他吹笛子的情景画了一幅画,叫做《湖楼吹笛图》,在士林中传为佳话。那时他还很淘气,有时跑到庙里,盘腿坐在佛座上双手合十。   1803年,龚自珍12岁的时候随父母举家迁往北京。他们全家是乘坐粮船顺大运河进京的,路过苏州外公家,当然要去住上几日。就是这几日,龚自珍的外公段玉裁把自己整理好的《说文解字》部目给了龚自珍,希望他进京后专心学业,图个正途出身。大约也是在这几日,在父母的包办下,龚自珍与他舅舅的女儿、表妹段美贞订下了娃娃亲。   当龚丽正入朝正式复职时,有旨将他由礼部主事调到军机处任章京行走,虽然是同级调动,但地位却高出许多。这不单是礼部位于紫禁城外(今天安门广场上),而军机处则在紫禁城内离皇帝更近,更重要的是,军机处可以越过六部直接与皇上对话,而且凡是六部的事务都可以过问的特殊衙门。所以,有清一代,大凡考中进士的人,没能进入翰林或进过军机,是一件十分没有面子的事情。   2   龚自珍随父母一到北京,家里就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从此,天性好玩的龚自珍被紧紧地束缚起来,去系统地学习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但他童年的天性没有变,特别喜欢交友和游玩,不过多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如袁桐(袁枚的侄子)这样的官宦家庭子弟。史料上说他学习很轻松,“屡逃学”,他的家人常常到处找他。有一次,满头白发的老家人段玉立(他外公的弟弟)到法源寺寻找龚自珍,他却偷偷地藏到一棵树的背后,庙里的和尚于是开玩笑说,我看到一猿一鹤了。这里,猿,指的是淘气的龚自珍;鹤,指的就是白发的老家人。应该说,他童年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他的放旷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进入少年后,他的个性却被牢牢地紧锢起来。   这一时期对龚自珍影响最大的人不是父母而是他的私塾先生宋璠。宋璠是浙江建德人,是一个漂在北京准备科考的27岁穷秀才。这位秀才是头一年才来北京的,最初是在刑部员外郎戴敦元家当私塾先生,边工作边准备科考。第二年通过戴的推荐来到龚自珍家任教。为了金榜题名,这位先生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看书写字,一直到四鼓(四更天)才睡觉休息。最后他虽然考上了举人,但却没能做官,长期的劳累积劳成疾,让他在33岁那年就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龚自珍亲眼看到的,一个活脱脱的青年为了功名,奋力地挣扎在科考路上所上演的人生悲剧。   但是,科举考试的路再艰难,也是龚自珍必须要走的,他没有别的选择。17岁那年,父亲把他带到国子监拜国子监祭酒蒋祥墀为师。实际上,父亲是为他能够顺利地考取贡生寻找门路。也就是在这里,他父亲带他看了先秦时留下来的十只石鼓,上面刻着人们不认识的籀文,让这个17岁的少年萌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在这年闰五月,龚自珍的父亲和叔叔(比丽正晚两届,于1802年中进士)同时被皇上点为广西和湖北的乡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