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与经管理考试参考提纲
第一章 城市及其发展
城市及其发展
一、城市的内涵特征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较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描述,强调城市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地。例如,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903年指出,城市是交通方便、覆盖一定面积的区域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这是较早对城市的宏观地理观察。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对城市的定义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房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认为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强调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
英国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是在一个有限空间内的各种市场(包括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商品市场)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城市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才能保证这一系统的有效运行,城市政府在城市经济中就是扮演这一角色。
城市政治学和城市社会学
城市政治学则强调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城市又是一种社会存在,从社会学意义上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特殊社区,是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特殊社会。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沃思认为,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均可显示出城市不同于乡村的独特“城市性”。他认为,城市是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具有社会和文化异质性的人群的永久聚居地。
2、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城市是与乡村对应的空间聚落,其构成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中心。
特征:聚集性、非农业性、异质性、系统的开放性
二、城市的不同层次
↓ 小村(Hamlet) 乡村居民点
(Rural settlement) 村庄(Village) ? ? 城镇(Town) 城镇居民点(Urban Place) 城市(City) 大城市(Metropolis)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属于广义的城市范畴。城镇与乡村的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构成。城镇非农人口比例大于乡村;
(2)规模。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大于乡村;
(3)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密度通常高于周边乡村;
(4)经济发展水平。城镇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周边乡村,是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的县政府机关通常位于城镇内。
大城市(Metropolis)指的是一些特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Megalopolis)是由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系统。
戈特曼在1957年考察了美国东北部的巨大城市密集区后提出了这一概念。1976年,他提出全球已形成6个世界级的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美国的人口分布
美国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绝大多数美国人居住在城市或城市附近。
今天,美国53%的人口居住在最大的20个城市,75%的人口居住在大都市区。
大都市带的特征:
大都市带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大都市带具有以下特征
(1)规模特别巨大。大都市带内人口超过2500万人。
(2)从空间形态上看,大都市带核心地区构成要素具有高度密集性,整个大都市带呈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
高度密集性是大都市带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它特征的形成基础。多核心区域城市结构是形成大都市带的基础条件,戈特曼形象地称之为星云状结构。城市间的非城市用地并非传统上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乡村地区,而是同城市密切联系,为城市人口提供游憩场所,同时获得来自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
3)从空间组织上看,大都市区内部基本单元组成具有多样性,在宏观上呈“马赛克”结构。
大都市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都市区,每一个都市区内部都是由自然、人文、经济特征完全不同的多种成分构成的。从宏观上看,大都市带是由各具特色的都市区镶嵌形成的组合体,这种结构存在有机联系和一定程度的分工。这种多元的马赛克结构和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交织特点是大都市带各种功能形成的基础。
(4)大都市带具有枢纽功能。
大都市带枢纽功能根源于其汇集了人口、资本、观念、信息等各种要素,主宰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活动和发展政策的制订,甚至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正是这种枢纽功能的存在决定了大都市带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它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5)大都市带具有孵化器功能。 要素的高度聚集必然导致各种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它地区具有试验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大都市带的生命力所在。
波士华大都市区
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后勤服务理类表格.docx
- 后勤智能理系统-.doc
- 后张法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doc
- 后张法预制箱梁孔道压施工工艺.doc
- 后张法预力管道质量交验单.doc
- 后张法预力箱梁施工方案.doc
-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张拉伸长值的探讨.doc
- 后张法预应力T梁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总结.doc
- 后张法预箱梁施工.docx
- 后张法预应张拉施工工艺.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