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答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不为人之恶(厌恶)寒也辍(chuò 中途停止、废止)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通“讻讻”,形容喧扰)也辍行。 B.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区别),则日切瑳(cuō 古通“磋”,切磋)而不舍也。 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wáng 大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阴暗险恶)而亡矣。 D.大天而思(思慕)之,孰与物畜(xù 畜养)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解析C项,“王”应读“wàng”,意思是“称王”。 答案C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那么。A项,介词,因为/动词,当作。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因物而多之   B.彼作矣,文王康之 C.怪之,可也 D.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解析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觉得奇怪。A、B、D三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臣亡国贱俘  其道然也 B.禹以治,桀以乱 安在其不辱也 C.应之以治则吉 畜积、收藏于秋冬 D.见犯乃死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解析B项,为省略句,为宾语前置。A项,均为判断句;C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D项,均为被动句。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枯耘失岁,政险失民,田艹岁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祅:夫是之谓人祅。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祅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其灾甚惨。可畏也,而不可怪也。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荀子·天论》,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难并至       寇:外寇。 B.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常:时常。 C.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伤:妨害。 D.弃而不治 治:研究。 解析B项,常:通“尝”,曾经。 答案B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代词,这。B项,介词,表时间,在/介词,表由来、来源,从。C项,连词,就/副词,表判断,是。D项,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发出动作的人或事物/助词,用在数词后表列举的事物或情形。 答案A 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大禹时代的天下大治和夏桀时代的社会治乱对比,可以看出“治乱”本来就与天象、时令和地利等自然条件无关。 B.自然界有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治乱”没有关系,社会的“治乱”全在于君主圣明还是昏庸。 C.自然无法影响“治乱”,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 D.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观,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一大进步。 解析C项,“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错。 答案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2)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参考答案(1)国君英明而政治清平,那么即便这些现象一世之中一同发生,也没有什么妨害;国君昏暗而政治险恶,那么即使这些现象一个也不出现,也没有好处。 (2)礼义不整顿,内外没分别,男女淫乱,那么父子就会互相猜疑,君臣上下就会互相抵触或背离,外寇内乱就会一并到来:这些都是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