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长治等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语文试卷(含答案)
· PAGE 49·
山西省高三年级五地市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
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寝祭”。寝祭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的对祖先的祭祀方式。贵族统治者的庙祭,是在寝祭基础上形成的。有意思的是,宗庙的主室是庙,王宫的主室是朝,而庶人住屋的主室则是寝,三者其实具有相同的功能。庶人的主室既称为寝,又可以称为家,寝祭就是家祭。通过这种对话,人们既可以表达对鬼神的敬畏,也可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家也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这种对话首先以生产的方式实现。夏商周时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就是宗族制度。此时的个体家庭,则是组成宗族的最基本的单元。《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庶人的具体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只不过土地仍然为宗族所有。每个家庭的人口在2—7人,每家有一个成年男性作为家长,家庭要按照人口服徭役。当时的个体家庭尚未从宗族中独立出来,在生产上实行的是“耦耕俱耘”的方式。按照《诗·周颂·良耜》的记载,在宗族内部,个体家庭之间相互形成劳动协作的关系,也就是“一族同时纳谷”,“出必共洫间而耕,入必族中而居”。以家为单位,人才实现了与自???之间有效的对话,而不是听任自然的摆布。
《周易·序卦传》说“伤于外者,必返其家”。意思是受伤之后,一定会返回其家。之所以要返回其家,一是“亲亲之谊”可恃,二是“休戚之情”可同,不必与人争仇,不必与人争利。家即是夫妇、父母和子女的对话场所。如《尚书·梓材》就有:“若作室冢,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但实际上在古代,家更多指的是夫妇、家庭。如《诗·周南·桃夭》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室家”,指夫妇结合后的家庭。此外,《诗经》中还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的句子,表达同样的意思。
综上,家是一个人情感的归属和保障,身体体的安歇和庇护之所,亲属关系的维持之处。正因如此,《周易》才有“家定而国家可保”,《大学》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论。
(摘编自燕连福《中国古代“家”具备三重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家”兼有祭祀、生产和居住等多重功能,在此实现人、神、自然三者之间的对话。
B.古人的祭祀表明对天地神灵和超自然现象的敬畏,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家”中进行的人神交流。
C.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以家与家之间的劳动协作为方式实现的,此时生产资料为每个家庭所占有。
D.当“家”更多地与夫妇家庭联系起来的时候,它已经被赋予温馨的感情色彩,成为心灵之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从“对话”的角度揭示了“家”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流变。
B.文章主体部分注重对文史知识的讲解,主要使用引证手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第四段主要论证“家是人与人对话之所”的观点,并以此为前提推出全文的结论。
D.论证古代中国“家”的多重意蕴,意在阐明今天“家”之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商周时期,“家”作为人与神灵对话的重要场所,对话内涵与今天不尽相同。
B.如果普通百姓想通过家祭来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那么他就会犯下僭越之罪。
C.只有将个体家庭真正地从宗族中独立出来,人才能实现和自然之间有效的对话。
D因为古代中国人赋予“家”以多种作用,所以有人常常把治家当做治国的基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狗鼻子
俄·左琴科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的一件貂皮大衣被人偷走了。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嚎哭起来。他真心疼这件皮大衣呀。他说:“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真是好货啊。太可惜了。钱我舍得花,我非把这个贼捉到不可。我要啐他一脸唾沫。”
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绑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串讲串讲八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件.ppt
- 安徽省2018届初中英语毕业班第六次(后一卷)十校联考试题.doc
-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文言文阅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串讲串讲十二出师表复习课件.ppt
-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代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考点一至考点六复习课件.ppt
-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安徽五年命题揭密复习课件.ppt
-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串讲串讲十一醉翁亭记复习课件.ppt
- 安徽省208届高三语文怀远一中等五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 安徽省218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基础知识梳理复习课件.ppt
- 安徽省201年中考物理题型训练五初高衔接专题复习题.doc
- 安徽省218年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六动态杠杆问题及计算复习题.doc
- 山西省运城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 山西省长治等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末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doc
- 岑参《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附作者简介).doc
- 山西省长治等五地市2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 常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doc
- 常熟市2017-201学年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doc
- 广东专版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章末复习课件新版粤教版.ppt
- 广东清远市2018届高文综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 广东珠海二中、斗一中2018届高三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
- 广东珠海二中、斗门一2018届高三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