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理及人类文明Chapter51.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直接、即时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共有13种媒介粒子,也叫规范粒子。它们是光子γ,引力子G,3个中间玻色子和8个胶子g. 第五章 物质结构、宇宙之砖 5.1 物质结构 5.2 多种新粒子 5.3 夸克(Quark)模型 5.4 基本相互作用 5.5 相互作用的统一 5.6 原子能及其应用 第十二讲 物质结构与基本相互作用 宇宙起源与演化 生命起源及其本质 粒子物理与宇宙学: 联合与交叉 同步辐射与中子散射: 提供关键的研究手段 物 质 基 本 结 构 21世纪自然科学研究的三个最重要前沿 世界到底由什么构成? 中国古代有元气说,和阴阳五行说: 金、木、水、火、土 同时期的古希腊有四元素说: 土、气、水、火 在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有原子说即由一种不能再分的 最小基本单元“原子”构成 亚里士多德(BC384-322)认为物质是连续的。 即没有基本单元,可以任意分割 正如中国《庄子、天下篇》所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惠施(BC370-310): 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至大无边,谓之大一。 道尔顿(1766-1844) 化学定比定律 确立科学原子论 19世纪未的三大发现 1895年伦琴(W.C.R?ntgen)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H.Becquerel)发现放射性 1897年汤姆逊(J.J.Thomson)发现电子 他们三人也因此分别获得了1901年、1903年和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物理学对象从宏观转入到了微观领域 5.1 物质结构 1911年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确立了原子的有核结构 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建立了量子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9提出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的设想 1932年查德威克确认了中子n的存在 物质的层次结构 物质任意可分吗? 设棰长一米,一天后1/2米,二天后1/4米三天后1/8米,四天后1/16米,五天后1/32米,六天后1/64米,1周后1/128米 约1/100米 2 周后一万分之一米, 5周后为一百亿分之一米,已达原子尺寸 不可能任意分割! 基本粒子的性质 质子和中子的大小约为1个费米 质子的质量为938.3MeV,中子为939.6MeV, 电子为0.511MeV 质子和中子称为重子, 电子称为轻子 质子的寿命长于亿亿亿亿年,自由中子的寿命却只有877秒,中子会衰变成质子、电子和一个新粒子——反中微子. 这是否预示着质子、中子内部还有结构? 5.2 多种新粒子 1931年狄拉克预言:存在着反电子 1932年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并因此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1930年赵忠尧先生首先观测到 射线与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正-负电子对的迹象。 1931年泡利预言中存在微子,不带电,质量为零 1935年汤川秀树预言π介子的存在,1947年鲍威尔发现π介子 更多的粒子被发现 介子: J=0, π±, π0 ,ρ, k± , k0 重子: J=1/2, p,n, Σ±,Σ0,Ξ±,Ξ0,Λ 且每种粒子都有反粒子,总数达数百种。 然而混乱中存在秩序,类似于元素周期表,上述粒子也满足一定的规律,表明粒子内部还有结构 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1941年王淦昌先生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1952年证实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所采用。 1959年王淦昌先生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前苏联杜布纳核子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 1974年丁肇中首先发现 J 粒子,也叫 ?粒子, 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 这么多粒子都是基本的吗? 五十年代坂田提出模型(坂田模型): 质子、中子和超子是组成强子的基本粒子。 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 介子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 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 5.3 夸克(Quark)模型 轻子 (电荷) 夸克 (电荷)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 五十年代有坂田模型: 质子、中子和超子是组成强子的基本粒子。 毛泽东主席提出哲学命题: “物质无限可分性和不同层次相对不可分性” 1966年中国科学家建立层子模型 1977年格拉肖提议亚夸克粒子命名为“毛粒子” 夸克禁闭 越分越多?还能说是无限可分吗? 周长:27 km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LHC能够把两束质子加速到7 TeV的能量.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同步辐射装置其电子能量为7 GeV。电子产生的同步辐射可为生物、材料、制药等研究领域提供所需的优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