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课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作者背景】 李颀(690-751),曾寓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结交著名文士。开元二十三年及进士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因辞官归东川。 李颀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诗作多为边塞诗,其中较著名的是《古从军行》。代表李颀诗歌创作风格成熟的是七言歌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在唐代诗人中,李颀是第一位以诗成功刻画人物性格的人。其中所写人物的狂傲精神,正是诗人自身心态的反映,与诗风的豪爽俊丽、雄健磊落高度吻合。 魏万,号王屋山人,后改名魏颢,是李颀的晚辈朋友。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主旨感悟】 这首诗开篇点出出发前的景致: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愁,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神伤。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久留。尾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但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至此,全诗中诗人那溢满的真挚感情,以及对晚辈诗友殷切的希望和发自肺腑的嘱托,表达得淋漓尽致,引人共鸣。 【艺术鉴赏】 全诗善于炼字造句,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游子,指魏万。这两句,先写诗人黎明时分送魏万启程,后补叙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见二人相见匆匆,以及魏万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点明时令是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开始两句融叙事与写景于一体,将事情的缘由、经过以及时间、地点交代得一清二楚。 作者想像魏万在途中将要遇到的各种情景和心中的感触。“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秋去冬来,鸿雁南飞,失群的孤雁,发出一声声嘹唳的哀鸣,让人不忍再听。在他乡游子听来,不禁触景生情,倍感凄凉,乡思之苦更加深切,仿佛那失散的鸿雁就是自己,到处漂泊游荡,前途渺茫。作者用“不堪”修饰“愁里听”,使读者愈加感受到游子愁思郁积、愁上加愁的心情。此刻,在作者的心目中,云山是那样的凄冷,百草凋零,疾风落叶,一步一步从这样的凄景中涉过,岂能不让人愁苦难耐? “关城树色催寒近”,魏万此去,途经函谷关和潼关。潼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过了潼关,表明已出塞很远。作者这里运用拟人化手法,说“树色催寒近”,似乎是说,城头那枯黄的树叶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天气冷了,树叶黄了,树叶的枯黄反衬出季节的变化。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般来说,天气凉不易看见,而树叶黄却是一目了然。“御苑砧声向晚多”,月夜里家家户户捣衣,那咚咚的砧声,又能引人产生一种幽怨惆怅的感觉,令他乡游子的心中生出思乡的浓浓哀愁。 最后一联:“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既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又是过来人对后来者的告诫。繁华热闹的长安,曾使一些意志脆弱者沉湎于行乐,一事无成,切不可学习他们啊!此诗语句凝练、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 2.感悟陶渊明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 3.体会“辞”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色。 4.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文中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此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忍受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了解背景 陶渊明从29岁起,因“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并序),曾几度出仕,最后一次是41岁(405年)时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在这13年间,东晋内乱迭起,到处腥风血雨,官场腐败,人心险恶,世风伪诈,哀鸿遍野。处在这样动乱、黑暗的时代,家道中衰的陶渊明,虽然有过“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宏图大志,结果也必然“有志不获骋”(《杂诗》之二)。于是,他便归隐浔阳,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本文作于405年,即作者弃官归田之初。文中抒写了作者辞官隐居的志愿和回归田园的感受,表示他不愿受官场生活的束缚,不愿和一般庸俗的官僚相处,但也流露出了人生无常、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遵义市2018年中考语文题(含答案).doc
- 郑州市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卷及答案.doc
- 部分高校217年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面试真题.docx
- 部编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doc
- 邂逅李杜《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ppt课件.ppt
- 部编版一年级文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4周(第4课--园地二)备课教案.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导学案.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第5周(5-6)课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单知识梳理.doc
-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逍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语文第3单元丹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外国说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一分鉴赏导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部分鉴赏导学课新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示例长恨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韵第一部分鉴赏导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二部分鉴导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三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示例将进酒课件新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_普通话和方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言文字应用》.ppt
-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_认汉语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