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选制度史大纲.doc.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考选制度史大纲.doc

中国考选制度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国考试及选举制度发展的脉络,熟悉不同时期考试及选举制度的具体情况,以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讲授部分是两汉察举、隋唐以后科举及现当代考试制度。 分为八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现代、当代。 第一章 先秦考选制度 第一节 远古时期 选贤举能。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书·堯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試哉。” 《书·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 世卿世禄与选贤贡士。 此期选拔人才任用官吏主要采用世卿世禄制。《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另以选贤贡士之制作为补充。 西周选贤贡士制度包括升学选士与任官贡士两个方面。 升学选士见于《礼记·王制》:“命乡(实指乡大夫)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俊士之秀者则曰“造士”。学有所成的造士之秀者,则可通过任官选拔而获得入仕资格。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俊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西周定制国学入学者本为“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亦见《礼记·王制》) 贡士是向天子荐举人才的制度。西周贡士两途:乡举里选;诸侯贡士。 乡举里选(亦称“宾兴”之制)在王畿之内施行,而由大司徒主管,“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见《周礼·大司徒》) 乡大夫负责具体执行。“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 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眾寡,以禮禮賓之。厥明,鄉老及鄉大夫、群吏獻賢能之書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內史貳之。 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眾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入使治之。” 其任官,“出使长之,用为伍长也。入使治之,用为乡吏也。”(见俞正燮《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 王畿之外则设诸侯贡士之制。 《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郑玄注:“岁献,献国事之书及计偕物也。三岁而贡士。旧说云: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 献贡及时与否、质量如何,亦有奖惩措施: “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有功者,天子赐以衣服弓矢,再赐以柜鬯,三赐以虎贲百人,号曰命诸侯。…… 贡士一不适谓之过,再不适谓之敖,三不适谓之诬。一绌以爵,再绌以地,三绌而地毕。”(《礼记·射义》孔颖达疏) 此外,远古选贤举能遗风偶而还能见到。如商汤用有莘氏之女陪嫁之臣伊尹为相; 商王武丁“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时,以版筑苦力傅说为相; 周文王以渭水之滨穷愁潦倒的八十老翁姜尚为相。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 招贤养士。 春秋时期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采取招贤察能与考绩的措施,以作为世卿世禄制的补充,还未成为制度。例如: 齐桓公用小商贩出身的管仲为相,当面请教“王霸之业”。 秦穆公用百里奚,与之“语三日,穆公大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楚庄王用孙叔敖为相。 齐相晏婴举荐司马穰苴,景公“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 伍子胥向吴王闔閭推荐孙武,兵法十三篇,每陈一篇,“不觉口之称善”. 春秋时期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赞同选贤举能的主张。 晏子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 则民与若矣。”(《晏子春秋·内篇》) 孔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 墨子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此期对官吏的考绩虽未形成制度,但史籍已不乏其例。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礼贤、招贤更为主动。得士者存,失士者亡。 此期特点:大兴养士之风与奖励军功。例如: 魏文侯礼贤下士。 齐威王建稷下学宫广延天下贤士。 秦孝公下求贤令:“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封官晋爵。 学校考试制度。 《礼记·大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官吏政绩考核。董仲舒据周礼认为,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