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

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的主旋律 武汉城市圈由省会城市武汉和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市组成,俗称“1+8城市圈”。从2003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把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到2004年4月省政府发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从2006年4月武汉城市圈建设被中央10号文件列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首位城市群到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一道为新试验区,“1+8”的产业对接一直是热门的“关键词”。的确,产业融合是近6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主旋律,9个城市共同探索出了一些产业一体化模式,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总—分模式。2003年武汉市开始发展“总部经济”,与周边城市形成了“总厂—分厂”的分工格局,即一些总部在武汉的企业,将企业的加工基地或者连锁店办到周边城市,或者周边城市将企业的总部或者研究中心迁往武汉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本地武汉城市圈。通过这种“总—分模式”整合资源,正在形成六大特色产业带: 一是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和主要辐射极,形成包括葛店、鄂州、黄州、黄石的高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及环保产业;二是以武钢为龙头,形成包括鄂州、黄石、大冶、阳新在内的冶金-建材产业带;三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和辐射极,形成环城市圈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四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龙头,形成环城市圈IT设备及电器、电子元器件产业带;五是以武汉为龙头,形成包括仙桃、潜江、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的环城市圈纺织服装产业带;六是以武汉为龙头,在城市圈西侧形成包括云梦、应城、天门、潜江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带。 在总—分模式下获益的不仅是总部所在的武汉,“分厂”所在地也因此形成产业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如地处鄂州市的鄂州,以前虽然“小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多年来总是难以做大做强,2005年初被武钢控股后生产量迅速扩大,当年鄂钢就开发新产品32个,并陆续批量生产。2006年12月,武钢投资30亿元的宽厚板项目陆续在鄂钢开工建设,2008年8月将建成投产。该项目将采用当今国际国内宽厚板材轧制的一系列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建成后将生产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宽幅专用钢板,将使鄂钢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加。这将使鄂钢从过去的卖“馒头”跨入卖“蛋糕”时代。 再如武烟集团整合全省所有烟厂,包括武汉城市圈在内的咸宁、红安、大悟烟厂,使其成为武烟的分厂。现在,武烟集团一跃而成为全国四大烟厂之一,实现利税比过去17家烟厂的总和翻了几番。还有三江航天集团总部在武汉,但生产基地在孝感,一些分厂、子公司在三江航天产业园扎堆。除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外,总—分模式在第三产业也有较多运用。中百仓储总部在武汉,在周边8市甚至一些县市区建立了分销机构;三五、艳阳天等武汉知名餐饮企业,也在周边开设了连锁店。事实上,如果把各类企业在周边地区设置的营销网点都算上,总—分模式就更是广泛存在了。 店—厂模式。汉正街服装市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普遍采用“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由于价廉物美,其产品曾长期居全国服装批发市场前列。2005年12月20日晚一场大火,造成4死2伤,将这里的“前店后厂”的老套路逼入了绝境,催生出了“1店8厂”新模式,即销售门店仍留在汉正街,而将生产基地迁往周边8市。2006年8月24日,武汉汉正服装工业城在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河工业园正式式奠基。规划一期投资6亿元,占地2300亩,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辅料加工和物流基地。在工业生产领域,除了汉正街这种武汉向周边被动扩散产业形成店—厂模式外,也有周边城市的一些工厂主动将销售中心迁往武汉而形成店—厂模式。 如果把农副产品也算上,店—厂模式的内涵就更丰富。2007年7月2 7日,在首届湖北(黄冈)大别山农产品进超市对接会上,武汉中百仓储、武商量贩、家乐福等49家大超市在黄冈签下4.7亿元的采购合同。此次对接会,一边是黄冈12个县(市、区)61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推出了涉及饮料、粮食、茶叶、食品、日用品等400多个有着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一边是武汉、黄石、宜昌等地49家国内外连锁超市公司的100多名高管、买手组成的商企采购团。届时,罗田板栗、英山茶叶、黄梅青虾、红安花生、团风马蹄、黄州蔬菜,这些产自黄冈的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涌上武汉市民的餐桌。 资—地模式。即武汉出资金,周边8市出土地,进行产业开发。这在旅游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武汉与孝感的旅游业合作为例:孝感汤池温泉度假区由武汉木兰天池公司投资1.2亿元买断经营权,目前已建成国家级4A景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以融入武汉都市旅游圈为契机,积极推行“两头在汉”(客商在汉、客源在汉)的战略,先后引进武汉客商6个,投资520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