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本管理与人文精神.ppt

  1. 1、本文档共2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本管理与人文精神

人本管理与人文精神 苏州科技学院 东方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甘建民副教授 电话:0512手机邮箱:oyxh1958@ 北大总裁人文班课程 国学思想与经营管理哲学  儒墨道法与现代企业经营 儒家文化与当代儒商 道家的精神气质     孙子兵法与市场竞争谋略  周易中的管理智慧 佛教与人生  国学经典精读 《四书》 《周易》 《道德经》 《庄子》  历代王朝管理制度与企业制度变革 ◇ 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作机制    ◇ 历代皇位继承制度与企业接班人计划 ◇ 历代政治改革与当代企业变革    ◇ 大变革—王安石变法 帝王之道与领导谋略   ◇ 千古一帝 — 秦始皇       ◇ 大汉雄风 — 汉武帝  ◇ 中兴名臣—曾国藩与李鸿章  西方哲学精髓与中西文化交流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 ◇ 西风东渐与中国社会进步    ◇ 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 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价值观 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 二、传统人文主义与现代人文主义 三、人文科学方法论 四、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与人本管理 五、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人文精神 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 (一)西方的科学管理 1.泰罗——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1)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测量与控制理论。 假设:人是“经济人”。 列宁与德鲁克对科学管理的评价。 (2) 福特《我的生活和工作》 T型车的生产总共需要8千多道工序。 670道工序可以有没有腿的人来完成, 2637道由一条腿的人,2道由没有手的人,715道由一只手的人,10道由失明的人来承担。 (3)罗伯特对科学管理提出质疑 第一步是测量一切容易测量的东西。 第二步是忽视不能轻易测量的东西,或是随意给它一个定量的值。这是虚假的,误导性的。 第三步是假设不能轻易测量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这就是愚昧无知了。 第四步是声称不能轻易测量的东西确实是不存在的。这是自杀行为。 2. 行为管理 霍桑试验: 1924年至1932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进行了一项行为管理的试验。 照明试验: 福利试验: 群体试验: 谈话试验: 梅奥《工业文明中的》: 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而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3. 日本的管理模式 (1)日本的管理奇迹 20世纪80年代,以丰田模式为代表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引起世界制造业管理模式的革命。 1992年世界银行出版了著名的《东亚奇迹》,向全世界推介日本经验。 索尼总裁盛田昭夫《日本造》: “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只有人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日本经理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与雇员之间的健全关系,在公司内建立一种人员亲如一家的感情,一个雇员与经理共同命运的感情。” (2)日本的“人本管理”神话幻灭 在9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投资损失了70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日本的制造业效益普遍滑坡。 日本管理模式本质是工具性的,并不具有真正的现代人文精神。 松下公司:要以松下的精神创造性地破坏松下。 (二)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把人作为最根本的要素,主张人既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更是组织发展的目的。为此,组织必须充分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麦格雷格的 “X、Y、Z”理论 1957年,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将动机理论分为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是传统的“胡罗卜加大棒”式的软硬兼施的思维方式。它建立在“群众是平庸的”假设基础上。 Y理论的假设基础是: 人想干活,他们需要工作。组织的任务就是加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放手让他们自由干。 麦格雷格提出Z理论。 Z理论: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 2.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1)马斯洛关于创造力的思考 泰罗:“我们的方案丝毫没有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创新精神,我们并不关心他的创新精神。” 为什么不是人人都那么富有创造力? 我们应该开始寻找我们的组织里面那里杀伤了创造力和革新能力的东西,而不是去找恢复组织创造力和革新能力的人。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层次需求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968年,马斯洛确信,在工作场地采取人道主义的管理方法正在开始出现。 招聘广告词。 《尚书》:“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3)对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组织的管理问题:建立起某种环境条件,使个人的目标与该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