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企业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的机理分析.doc

企业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的机理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的机理分析

企业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的机理分析 杨小勇(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 200433) 摘要:进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转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因体制不顺造成的国有资本流失,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然而在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产权“漏入”“公共领域”的“空隙”还没有被堵住,却又由于转制增加了新的“空隙”,为一些人进一步侵害“漏入”“公共领域”的国有资本的产权制造了机会。转制过程中形成的公司制企业既制造了“内部人”进行“内部人控制”的主观动机,又形成了通向“内部人控制”的路径。转制过程中的国有资本流失是体制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企业转制 国有资本流失 机理 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转制前后都存在大量的国有资本流失,但在转制前、转制过程之中和转制之后的国有资本流失的表现、机理不一样,从而防范思路和措施也不一样,因而有必要对企业转制前、转制过程之中和转制之后的国有资本流失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对企业转制过程中的国有资本流失的机理进行探讨。 一、企业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的渠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在微观上首先表现为将投资主体单一的国有企业改造为投资主体多元的公司制企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界定各方出资者的产权,满足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的要求,需要对原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被评估过的国有资产进行交易和重组。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存在国有资本流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产评估缺乏客观标准和资产评估的人为主观色彩导致的国有资本流失。资产评估是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崭新的工作,缺乏理论和经验的积累,使得我国在进行资产评估时缺乏客观标准,因而存在将资产价值从低评估的可能性。其次,资产评估带有严重的人为主观色彩,因而即使确定了资产评估标准,也会有人利用这些工作的人为主观色彩实施对国有资产的侵吞。 第二,国有资产不足值转让导致的国有资本流失。在资产评估客观公正的情况下,在进行资产交易时,又会出现大量国有资产的不足值转让,从而造成国有资本账面上的流失。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应该拍卖的国有小型企业的资产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估确定了其应该拍卖的价格,但是按此价格很有可能卖不掉,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降价拍卖,导致不足值转让。 第三,在资产重组中,一些企业对国有无形资产未进行评估、管理、保护和利用而造成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对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人们对无形资产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对无形资产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缺少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对无形资产实施有效保护和利用的配套条件,如有关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无形资产的交易市场等均未健全和完善;此外,有些无形资产(如蕴藏在企业人才头脑中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资源等)的产权关系尚未理顺。 第四,资产重组失败造成的国有资本流失。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情况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成功率只有15%,大量的资产重组都是失败的。资产重组失败必然导致国有资本流失。 第五,“内部人控制”导致的国有资本流失。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并不是所有地区的所有企业在某个时点上同步进行,全面推开,而是采取“试点”的办法逐步推开。试点企业选择的公司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即把这两种公司形式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一些名义上已改造为公司制的企业的领导利用改革获得的政府行政性放权的机会,直接掌握了公司资本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此基础上他们有可能利用在信息上的优势即“信息不对称”来损害出资者的利益,谋求自身的利益。由于刚从国有企业改造过来的公司制企业的最大的出资者是国家,所以当“内部人” 损害出资者的利益时,受害最大的也是国家,由此造成“内部人控制”导致的国有资本流失。 第六,官僚腐败造成的国有资本流失。在转制过程中的官僚腐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国有资产的价值从低评估的办法实施对国有资本的侵吞,主要出现在将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原国有企业的领导大多都会继续出任公司的领导,为了对公司领导实施所有权的激励和约束,按照有关规定,公司领导应认购公司一定的股份,一些公司领导为了提高其认购的既定股份的权益,会设法对原国有资产的价值从低评估。 二是在国有资产交易中进行暗箱操作。在转制过程中,有些国有资产需要处置和拍卖,有些国有小型企业需要整体拍卖,在拍卖过程中,一些对拍卖拥有决策权的地方政府官员与购买方(主要是原国企领导和外商)进行暗箱操作,出现国有资产不足值转让甚至无偿转让,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这流失的国有资本被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购买者共同瓜分。本来,只要国有资产交易放在资本市场经过一个社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