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乡学习报告
河南内乡县古县衙位于县城中心地带,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县衙建筑,也是中国第一座县衙文化博物馆。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来到这里,亲身感受着森严肃穆的衙门氛围和丰富多彩的古代官场文化。特别是衙署内随处可见的数十幅匾额和楹联,与古香古色的县衙建筑相映成趣,有点睛之妙。这些匾联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劝诫自勉,或效法古贤名宦,或省视自身功过……内容丰富,言简意厚,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进入衙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县衙的中心建筑物大堂,这是知县公开审理案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堂两侧悬挂的楹联为:“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此联把欺人与欺天、负民与负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和爱民自省的民本思想。
大堂与二堂之间为屏门,屏门上方横匾为:“天理、国法、人情。”知县身坐二堂之上抬头即见此匾,提醒自己为政断案要循天理、凭国法、合民意。此处“人情”原为“民情”,唐朝为回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为“人情”,沿用至今。屏门后为二堂,二堂是知县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二堂正中横匾为“琴治堂”。此匾典出《吕氏春秋》,说的是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当年在山东省的单父县担任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理政,把单父县治理得井然有序。他的后任知县也是孔子的学生叫巫马期,整日奔波于民间,凡事都率先垂范,事必躬亲,虽然也治理好了单父,本人却感到非常劳累,就去请教宓子贱。宓子贱对他说:“我着重于用人,你着重于办理,用人者安逸,办事者自然劳累。”后来的地方官为了炫耀自己能像宓子贱一样“知人善任,政简刑轻”,就在二堂高悬“琴治堂”,也把二堂叫做“琴治堂”了。
二堂后面为三堂,三堂是知县正常办公议政的地方。三堂正中横匾为“清慎勤”,典出晋武帝司马昭训臣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清代皇帝把“清、慎、勤”三字作为劝为官者的箴言,警诫各级官员做到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堂两侧楹联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为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时任内乡县令高以永所撰,语言朴实,感人肺腑。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官位,以勤政为念,造福一方;下联的核心是正确对待群众,尊崇“民本”思想,爱民如己。据说,朱镕基曾在此联前驻足良久,仔细体味。江泽民视察南阳听到此联时,非常感兴趣,要求工作人员记录了下来,并垂询此联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李铁映也曾在县衙现场书录此联。
县衙正堂中轴线两侧分别为县丞衙和主簿衙以及东西账房。县丞和主簿为知县的副职,东西账房又称东西库房,职能分别是管理一县之收支和银税。县丞衙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主簿衙楹联:“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东账房楹联:“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西账房楹联:“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这些楹联劝勉官吏宽厚为政,勤于任事,珍重名节,至今仍发人深省。
东西花厅是知县、家眷和子女们饮食起居之地,因此这里的楹联更宜表达个人情怀。东花厅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西花厅楹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此二联勉励自己要心胸宽广,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职务变动;过好“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不追求太多的身外之物,淡泊金钱名利,闲暇时追求高尚情趣。
思古抚今,感受颇多。虽然这些匾额和楹联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但其深刻的内涵、简明的哲理,足以警示后人。
古代县衙与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古人就十分重视,从古仁人志士的诗赋到从政箴言中无不体现了严谨、勤奋、廉洁和以民为本的思想。这些思想最为集中表现在县衙的建筑和装饰上,我们可以从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些古代县衙的设置上可以略见一斑。
古县衙的最前方是照壁,是县衙大门的屏蔽物,一般绘有各种神话传说中的贪欲为患的典型案例,以警示后人。河南内乡古县衙的照壁上就绘有一幅怪兽呑食太阳的浮雕(见下图)。图中说的是怪兽贪,能吐下金银财宝,尽管它的脚下和四周都是宝物,但它并不滿足,还想吃掉太阳。结果太阳没有吃掉,却跌入悬崖大海之中,真可谓贪得无厌、下场可悲。这正是“人心不足蛇呑象,贪心不足呑太阳”的真实写照。旧时官府大门前的照壁上就是以此类画图来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县衙大堂是县令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上方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寓意为要明察秋毫,处事公正。正面的屏风上绘有“海水朝日”图,象征清似海水,明如日月。当然官员级别不同绘有的图案不同,但是其意义是一样的。尤其是我们必须要欣赏的是在大堂与仪门之间,正对正堂大人处理政务的前方设有巨大的戒石坊(见下图)。四柱三门,雕梁画栋,中间烘托一块巨大的戒石,面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