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复习之巧辨文言虚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复习之巧辨文言虚词

文言文复习之巧辨文言虚词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2、掌握常见虚词辨析方法和基本应考技巧。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考点回顾:(近两年来中考、调考所涉及本考点试题) (2012年元月)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011年中考)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吾欲之南海D.彼竭我盈,故克之.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请救于齐 A. 广时知之,故自辞于大将军B. 战于长勺C. 皆以美于徐公D.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天下事为己任 A. 俯身倾耳以请B. 皆以美于徐公 C. 必以分人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山水之乐 A. 受任于败军之际B. 舜发于畎亩之中C. 先天下之忧而忧D. 子墨子九距之.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A. 为宫室之美 B. 行拂乱其所为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古之为军也?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A. 登轼而望之 B. 暮寝而思之 C. 足肤皴裂而不知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10.C(表转折。A.表承接? B.表修饰? D.表并列) 二、考点解说: (一)、文言文虚词的考察对象 今年的考试大纲文言文虚词考察内容是6个,他们分别是而、其、为、以、于、之。 (二)、文言文虚词的考察方式 文言文虚词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一般的考察方式是:从下面加点的虚词中选出与例句虚词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 (从六个虚词中选择一个进行考察,例句出自课外,选项句出自课内) 三、考点应对策略: (一)、文言文虚词复习的要求 1、紧扣课本,弄清文言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 2、梳理课本,归纳文言虚词在初中阶段所出现的用法。 (二)、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捷径 下面我们将告诉同学们一些解答虚词题的小技巧,怎样在已经有一定虚词积累的基础上来做虚词题呢? 1、原文代入法 当你不理解一个虚词的含义的时候,你可以猜测、揣度,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或原文提供的答案是否正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这个含义放到原文当中去检验。 如2011年5月卷第9题的例句项为:请求于齐。 将我们所学的“于”的几种用法代入,“于”应解释为“向”,以此代入选项,B、C、D不通,应选A。 2、结构分析法 我们知道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这一规则不仅仅适用于实词,也适用于虚词,同时有些虚词在句子结构的某一个特殊的位置,决定了这一虚词的常规用法。比如都在宾语前,可能就都是和宾语构成了介宾关系;在句首与其他词语关系不大,可能就是连词。 如“之”,当它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时,句子主语、谓语齐全,看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主语是“吾妻”,谓语是“美(夸耀)”; 3、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上下文,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 如“为”字的用法,在作介词和作动词时,其具体语义要根据语境的不同进行解释。 4、辨别标志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于”、“为”、“为所“、“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如2010年5月卷例句“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与C选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构成了“为……所……”的结构,故而“为”应解释成“被”。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具体含义的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可能要结合几种分析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旧题新练: (一)、(20110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题。?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