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概论课件)五、设计的材料技法(八)陶瓷
设计的材料和技法(八)陶瓷;陶瓷
陶瓷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粘土是一种到处可见的土壤类型,湿粘土用手就很容易塑型,但是经过烧结之后,便会坚硬而不透水。;盘条成型法(泥条盘筑法)
将粘土搓成长条,然后盘成所需的形状,最后用手或者工具将表面抹平。
图为一个塞内加尔人正在使用盘条法制作一个罐子。;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最后组装成器物的方法。以上两种是最古老的陶瓷造型技法,直至今日仍然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
图为一件使用泥板法制作的灯座(尼日利亚)。;轮制成型法
大概在公元前3500年的中国,就已有使用此法制作的陶器。一般是将泥料放于一个可以旋转的平台上,借旋转之力,用陶工的手将泥塑成器坯。即使是使用更先进的拉坯机和车床,其原理也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可以做出十分对称的形状,所以直到今天手工陶艺仍最常用此法。;早期的粘土制品以陶器为主,陶器是在开放的火焰中烧结的,比较低的烧结温度使陶器相对疏松,做不到完全不透水。后来发明了窑炉,窑炉的温度比开放的火焰温度高出许多,从而产生了瓷器。瓷器比陶器更坚硬、更结实,即使未曾上釉,也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工艺瓷被认为是最高质量的陶瓷,半透明、自上釉、洁白如玉、质地坚硬。工艺瓷发展于中国,因中国特有的高岭土是制造工艺瓷的必要原料。直到18世纪,欧洲才掌握这一工艺秘密,当时萨克森的麦森市建立了第一家生产工艺瓷的工厂。
图为英国明顿瓷器于19世纪生产的一件工艺瓷花瓶,表现了这种材料的质地。;注浆成型法(浇注成型)
在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中,常用此法。是基于多孔石膏模具能够吸收水分的物理特性,将陶瓷粉料配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然后注入多孔模具内(主要为石膏模),水分在被模具(石膏)吸入后便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此种方式被称为注浆成型。
图为一套注浆成型的茶具。;陶瓷器物的表面装饰一开始是将表面用磨光工具打磨,然后雕刻上装饰的花纹或图案。
图为一件非洲花瓶,经过了雕刻和磨光。;后来,开始使用土质颜料在陶坯表面绘制装饰,然后通过烧制,颜色就会永久固定在表面上。14世纪后,上釉被广泛采用。釉是矿物和石英质经过烧结形成的一层玻璃相的坚硬光滑的物质。釉料中添加不同的化合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陶坯经过各种釉料的浸润或者涂绘,可以烧制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效果。
图为一件13世纪的中国带盖陶罐,使用了轮制成型法,并且上了釉。;不过,过去采用的一些最鲜亮的釉料现在已知有害,比如在墨西哥和意大利民间彩绘陶器上常用的含铅釉料,20世纪50年代,为了追求生动的橙色,还一度在餐具上使用含铀的釉料。当今这些都已不允许用于日常食具的制造。
图为墨西哥亡灵节的彩绘陶瓷。;英美的现代手工陶瓷运动可追溯至20世纪30、40年代,深受中国和日本陶瓷制作传统的影响的伯纳德·里奇(Bernard Leach)是现代风格发展的领军人物。;魔豆学院课程由”朱迪在家上学”自教育项目组制作
更多免费公益课程请访问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