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中学生物竞赛.pptVIP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赛中学生物竞赛

大纲 生物与环境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子 1.定义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一般特征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可调节(补偿)作用但不可代替性; (6)限制性作用—耐度限制及耐度限制的调节。春化 3.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光,温度,水,土壤 光 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能源。作为生态因素它包括光质(波长或色)、光强度、光照长度等方面。 1.光质 光质与植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利用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只是可见光区(400-760nm),这部分辐射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0-50%。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很少被吸收,因此又称绿光为生理无效光。此外,长波光(红光)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短波光(蓝紫光、紫外线)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并抑制茎的伸长。 光质与动物 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可见光波范围与人接近,但昆虫则偏于短波光,大致在250-700nm之间,它们看不见红外光,却看得见紫外光。而且许多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性,这种趋光现象已被用来诱杀农业害虫。 2.光照强度 光强与植物 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 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 光强与动物 1.白天的强光下活动,如灵长类、有蹄类和蝴蝶等,称为昼行性动物; 2.夜晚或早晨黄昏的弱光下活动,如蝙蝠、家鼠和蛾类等,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 3.既能适应于弱光也能适应于强光,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如田鼠等。 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只有当光照强度上升到一定水平(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才开始一天的活动,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3.光照周期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 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一般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和甜菜等,而且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 短日照植物 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一般14小时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水稻、棉花、大豆和烟草等。 日中照植物 开花要求昼夜长短比例接近相等(12小时左右),如甘蔗等。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是中间型植物,如番茄、黄瓜和辣椒等。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鸟类迁徙 日照长短 鸟类繁殖 动物的换毛与生殖 温度 (1)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 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 高温 —— 蛋白质凝固,酶系统失活;(人42度) 低温 —— 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 —— 不一样 水稻种子发芽最适温度 = 25~35℃; 最低温度 = 8℃, 45℃中止活动,46.5℃死亡; 雪球藻和雪衣藻只能在冰点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 生长在温泉中的生物可以耐受100℃的高温。 生长在低纬度的生物高温阈值偏高 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偏低 生物生命周期 = 生长 + 个体发育 + 繁衍后代种族延续 有效积温:温度与生物发育的最普遍规律 法国学者Reaumur(1735)变温动物 算式:K=N(T-T。) 式中: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它是个常数; T——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 T。——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 N——天数,d。 (2)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形态: *北极和高山植物的芽和叶片 常受到 油脂类物质保护 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 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身体 低纬度地区同类个体 = {贝格曼(Bergman)规律}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 {阿伦(A11en)规律} 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或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生理: 低温环境中的植物 —— 通过以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 —— 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靠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 *寒带动物的隔热性能良好的毛皮 *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 热中性区宽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