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震概念设及抗震性能化设计
图3-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分布规律 a)总剪力 b)剪力墙剪力 c)框架剪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变形曲线和刚度特征值的关系 宜采用具有一定耗能能力的连梁,建议连梁的跨高比在2.5~5之间 跨高 当无梁楼盖的楼板厚度足够厚(如楼板厚度不小于跨度的1/18且不小于180mm)时,可认为其属于梁板结构(注意:应与施工图审查单位沟通)。当采用现浇空心楼板时,空腔上、下实心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均不得小于90mm(并应满足防水要求) 宜沿梯板平面周边设置暗梁 梁顶钢筋不应大于计算值 梁底钢筋不应小于计算值 应控制梁端正钢筋进入支座的数量,符合强柱弱梁计算中正钢筋截面面积的假定 框架梁配筋应——上筋不多,下筋不少,总量控制 结构抗震设计应——重概念、轻精度 4.1 震源问题 (地震的不可预知性、汶川地震照片、意大利7名地震专家因未能准确预报2009.4.6地震而获刑) 岩层原始状态 (b)受力后变形 (c) 岩层断裂产生地震 图4.1-1 构造地震形成示意图 4.1.1 实际地震的不可预知性(P11) 4.1.1-1 实际地震的大小是现有科学水平难以准确预估的,虽然在确定烈度区划图时尽量体现了科学性、准确性,但由于可供统计分析的历史地震资料有限,在一定地区发生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完全由可能的。 4.1.1-2 同一建筑场地的地面运动的不确定性,不同性质的地面运动对建筑的破坏作用也不相同。地震动随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和传播途径中土层性质不同等多种因素而变化(P12)。 历次地震表明,我国地震区划图所规定的烈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抗震设计还处在摸索阶段,地震理论还有待完善。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抗震设计应把握的要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地震理论不完善所采取的弥补措施(P12)。 4.1.1-3 地震作用效应的复杂性(P12) 实际地震的复杂性(实际地震都不是单向作用、或双向作用),实际地震的扭转作用等。 地震 汶川地震 地区 都江堰 江油 北川 平通镇 漩口 绵竹 汶川 抗震设防烈度 7 7 7 7 7 7 7 实际地震烈度 9 8 11 10 11 8 9 地震的不确定性 4.2 地震波问题 纵波与横波,传播特性,地震波的作用(P11、P66、P161) 现有地震波记录3s以内,现代数字记录在10s以上也不可靠,缺乏可靠的长周期记录。而地震波是我们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 场地对地震波的影响问题,超限高层建筑300m到1000m,弹塑性分析、全球共用一条波,可信吗?可怕吗?放心吗? 震中距的远近问题(P28) 图4.2-1 El Centro1940 N-S地震记录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 图4.2-2 1940年El Centro地震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4.3 场地地基问题 场地是地震波和结构地震反应的传播媒介(P14),滤波和放大问题及其规律(P30),场地对地震的影响有:场地类别(P127)发震断裂的避让问题(P131),山区场地及边坡问题(P37)、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问题(P132、P133),地震地质灾害问题,特殊的地震地质问题(P134及P31)。软弱场地对长周期的滤波和放大问题(P170)。液化地基问题(P146、P147),软弱地基的侧扩及流滑问题(P151)。 图6.6 加拉加斯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率与土层厚度关系 新西兰地震引起的地基液化问题 4.4 建筑物的地震反应问题 4.4.1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P9、P25-27) 重要性程度、规模等,着眼于地震的破坏和影响程度,分区域划分的原则。 4.4.2 结构体系问题(P59) 竖向及水平向基本传力途径要求,双重抗侧力体系要求等 4.4.3 结构布置问题(P39) 结构平面布置的概念问题(P41) (规则与不规则,均匀与不均匀,均匀对称的要求,扭转不规则P46,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问题,其他平面不规则,平面分缝及其相关问题(P58))。 竖向布置的规则性问题(P42) (规则与不规则,均匀与不均匀,均匀对称的要求,侧向刚度不规则(软弱层)、受剪承载力不规则(薄弱层),楼层质量分布不规则,错层、越层等,侧向刚度比计算的问题(P55),竖向不规则给结构的影响将大于平面不规则)。 结构抗震设计的根本是“均匀、对称”问题;本质问题是:大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问题。 4.4.4 结构的计算问题 4.4.4-1 计算假定问题 ■ 刚性楼板假定的适用性问题(空旷结构、楼板大开洞情况,平面凹凸、越层柱、错层等、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楼板假定、总体指标的控制、局部指标的控制等); 4.4.4-2 计算方法问题 ■ 地震作用的计算问题(P159), 各方法的利弊分析:底部剪力法(P176、小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