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秦汉史四本论著各自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汉史四本论著各自特点

秦汉史四本论著各自特点 四本著作分别为: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秦汉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这四本历史著作由于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等原因,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通读四本书之后,遂分别归纳其特点。 林剑鸣:《秦汉史》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林剑鸣(1935-1997)著名秦汉史专家。1949年6月进入华北大学学习,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1961年10月至1972年在西北政法学院任助教。1972年至1988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12月调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法律史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林先生自70年代初致力於秦汉史研究,著有《秦史稿》、《秦汉史》、《简牍概述》、《秦国发展史》、《秦汉社会文明》、《汉武帝》、《法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第一卷(主编)等。1997年1月25日,先生不幸去世,享年六十三岁。1884年出生在常州以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世上曾有“四世科甲”、“五子登科”。 高祖、曾祖、祖父、先父均读书至仕,使吕思勉自幼受到家庭浓厚书香气氛的熏陶,以及父母和师长的严格教育,他孜孜不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问。《二十四史》是中国史学典籍,有3259卷,内容浩瀚,很少有人能全部读完,但吕思勉“于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读得最多,都曾读过四遍;《后汉书》、《新唐书》、《辽史》、《金史》、《元史》读三遍;其余都只读二遍而已”,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 通读全书,可以看出吕先生对史料的掌握的娴熟。是四十年代中期出版的各家秦汉史中最有功力的著作。 体例和编法方面,吕版《秦汉史》有二十章,六十万字。第一章为总论;第二章至第十二章,为政治史,按历史顺序编排,因事命题,叙其始末;第十三章至第二十章,为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地叙述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发展情况。这是一种以纪事本末体与典章体相结合的新体例。 史学观念方面,长于制度考实,多在政治长于琐碎的史事中出结论,归纳成分多史事叙述基本基于正史,有流水账的感觉,作者似乎对经济方面的考察,并不够多,并没有将社会与经济结合起来研究。白寿彝(1909-2000)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解放以后,白先生长期受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先生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由他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是他学术成就的典型代表,也是20世纪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史学著作之一,受到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史学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觉得这部书确实是很有特色的通史著作。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把握全书分《序说》、《综述》、《典志》和《传记》四篇,每篇又分章节。这种新的史书体裁显然有它的不少优点。第一,它所提供的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超出了以往一些章节体的通史著作。第二,这种新的体裁比较恰当地处理了通史著作编撰中点与面的关系。第三,写史只见事不见人,这是以往一些通史著作的通病。《通史四卷专设《传记》篇,用全书将近五分之二的篇幅写人物传记,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通史四卷所采用的体裁,是一种新的尝试。既然是新的尝试,自然就不可能很成熟,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纪传体史书的纪、传、表、志,其内容各有侧重,一般说来少有重复。《通史四卷用综述的形式对每个历史时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中外关系等方面的大事加以扼要的论述,看来是很必要的。但《综述》的内容如何与《典志》、《列传》有所分工,避免重复、脱漏或详略失当,却是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进程的实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论认识注重理论不脱离史实,举史实而提升到理论。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结合起来阐述,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往秦汉史的著作,对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和官制、兵制的论述较多,对法律制度论述较少。本书典志部分专门有刑法一章,这对于读者有很大帮助。鲁惟一(Michael Loewe),著名的英国汉学家。出生于1922年,先后就学于剑桥珀斯学校和牛津大学曼达琳学院。1951年凭借其对中国汉代历史的杰出研究获得了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的最高荣誉奖,1963年获得了伦敦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剑桥大学执教,直到1990年退休。曾任剑桥大学东亚系主任,现为剑桥大学荣休教授。 鲁惟一与崔瑞德(Denis Twitchett)合编的《剑桥中国秦汉史》我《剑桥秦汉史》在史料掌握上并没有多大的标新立异。他们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