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航母佩剑_F18大黄蜂战斗机
美国航母之剑——F18大黄蜂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的F/A-18大黄蜂式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专为多功能战斗攻击机设计的机种,目前正与F-14雄猫式连合成美国海军航舰战斗群防空、制空主力的要角,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及可靠度使得它更被加拿大、澳洲、科威特、西班牙及瑞士等世界各国空军广为采用。 说到它的发展历史就必须回溯到1974年,美国空军公开为LWF(LowWeighFighter轻型战机)招标,当时诺斯若普推出YF-17与通用动力的YF-16竞标,结果不幸落败,YF-16后来被美国空军所采用,成为了现今大众耳熟能详能详的F-16战隼式战斗机而YF-17即是F/A-18的前身。 但YF-18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点有待改良,经验不足的诺斯若普始终无力克服,因此找上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它们曾在50年代后期设计出著名的F-4幽灵式战斗机供美国海军使用,因此累积了许多喷射舰载战机的经验,网易谈兵灵魂出口,整个设计案在1978年后在诺斯若普同意下全权交由麦道处理,而诺斯若普则成为主要的次承包商。 经过后者彻底的测试与检查后发现YF-18的确隐藏着许多问题点,其中发现向外倾斜的的垂直尾翼在飞行时承受了过份的应力,最后在翼前缘延伸板上各在两边装上了两个整流用的小翼以调整机身上表面强劲的边界层,问题才获得解决。 经过麦道大刀阔斧改良而脱胎换骨的YF-18终于通过美国海军的认可,并于1983年开始服役。新加入美国海军的F/A-18大黄蜂式是一架单座、双引擎、双尾翼的战斗机,它修长的机首几乎占了全机身长的一半,大型的翼前缘延伸板自飞行员前风挡下方两侧一直延伸至主翼翼根,两片大型且向外倾斜的垂直尾翼不寻常地安置在后段机身中央,而使机尾显得较为突出,主翼也设置在较后方。 机身前段方面:相较于F-16因引进机翼融合术而使得机首较为扁平,F/A-18的机首却较高耸而消瘦,但因两侧的翼前缘延伸板使得这个现象较不明显,机首的比例约占了全机身长的一半,??部安置了一具休斯公司制AN/APG-65多模式都卜勒雷达,比较不寻常的的地方是在主要探测器后的机首中线配备了一门每分钟射速高达6000发的20公厘六管M61A1盖特林机炮,共可携载578发子弹的弹谷置于雷达的正后方,机炮炮口则设置在机鼻整流罩的顶端,发射完后的弹壳则经由导管从机首下方抛出。 驾驶舱内:飞行员拥有360°全向位的视野,3个多功能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分布在数据输入显示器左、右以及正下方,左边的MFD显示了系统、货物管理以及光电感应器所捕捉到的影像(如来自于小牛飞弹和FLIR的影像),右侧MFD则显示了主要探测器所显示的雷达信息,下方的显示屏称为HSD,主要负责导航,显示了机上内建的可移动式战术导航地图,HSD左右两侧是备用及模拟式仪表区,网易谈兵灵魂出口,右侧的备用仪表包含了指针式的高度计、空速表、垂直速率指示器及飞行姿态指示仪等,左方则是起落架指示灯以及用指针显示两个引擎诸如转速、排气温度等的数据数据并且以数字码表显示了机内、外燃油存量。 先进的整合头盔显示系统"HMD",能够在飞行员头盔的护镜上显示出诸如:飞行高度、空速、攻角、航向等飞航信息,而不须要低头查看仪表或集中注意力在前方的抬头显示器上,手动双杆"HOTAS"(HandsOnThrottleAndStick)将武器选择、雷达主模式和各种搜索模式的切换、空气煞车片开关以及诱饵的投放等整合在油门与操纵杆上,使得飞行员在工作负荷量较大时(如战斗、空中加油、降落等)不须要费心地腾出双手来操作仪表。 粗壮的鼻轮支柱就在飞行员弹射座椅正下方,鼻轮靠后方一具液压臂控制收放,收起时鼻轮向前收入轮舱内,其上附有两只机轮,确保了在激烈的航舰起降作业上的安全性。高耸的机背自座舱罩后部曲线向后至尾段机身中央,这里面内藏了三个容量共10,860磅的机内燃油箱。 革命性同时也是F/A-18的一大特征的大型翼前缘延伸板自座舱前风挡下方两旁向后延伸至主翼翼根,这个特殊的设计使得当飞机在作高攻角飞行时将因下洗流而在上表面产生涡流向后吹袭主翼而延缓气流分离的发生,此举也改善了飞行时大黄蜂机首下沉的倾向及高攻角操作发动机进气的问题。 机首尾部方面:两个小型的外压缩进气口位于主翼翼根下的机首两旁,贴近机身处各有一片大型的隔板以阻绝圆筒状般的机首下半身的边界层,网易谈兵灵魂出口,并且在进气道外制造斜震波以降低进气速率,以避免高马赫数飞行下在进气道喉部内延迟发生的垂直震波伤害到发动机压缩器叶片,主翼前缘向后掠26°,设置了分裂式缝翼,后缘向前掠5.6°,大面积的内侧襟翼可向下45°,整片机翼至5分之3处连同副翼可向上折收90°,以节省航舰存放空间。 一对前置的垂直尾翼装设于尾部的机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