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英杰与辛亥革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英杰与辛亥革命   关键词:辛亥革命;江苏英杰;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1)05-0082-04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它以结束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近代中国民族独立、民主共和和中国近代化之路而彪炳史册。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它首先植根于中华民族面临的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自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太后和光绪帝逃亡西安,后被迫与西方列强于1901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偿西方列强4亿5 000万两白银等。以西太后为代表的清廷统治者公然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表明了中外反动派之间主仆地位的确定,表明了从此清廷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从1902年开始,清政府每年向各省摊派庚子赔款白银达23 050 500两,其中江苏负担为2972500两,为全国之冠,这仅仅是赔款一项,还不包括老百姓的苛捐杂税,所谓“国赋三升民一斗”即是一个写照。此时民间的民谣“这世界不得了,富的富(得)不(得)了,穷的穷(得)不(得)了,不造反不得了”正反映了民间百姓的愤怒情绪,直到辛亥武昌起义前,国内各类民变不断发生,抗租、抗税、抗粮、抢米风潮不断发生,此起彼伏。   这一时期清廷统治集团的核心――清贵族中的顽固派拒绝改革,完全不理会人民的情绪与呼声,包括一批开明士绅、汉族官僚和进步人士提出的立宪共和的请愿,最终推出了“皇族内阁”,从而与开明士绅、汉族官僚及进步势力彻底分手,终于使得武昌起义如同燎原之火很快蔓延到全国,直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廷在内外压力下,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其268年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以孙中山黄兴等人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数十年浴血奋战,从文武两条战线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也是以张謇、赵风昌等人为代表的国内立宪派、开明士绅、开明官僚和工人、农民、会党与海内外华侨及各种进步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形成了“历史的合力”,他们都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历史贡献,而在这中间江苏英杰为辛亥革命的贡献也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是古老的天干地支相匹配的辛亥年,这一年并没有的特别的天象“示警”,也没有特别的“灾异”兆示与往年的异常。   倒是三年多前,宣统刚继位登基不久,民间流传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这一预言却应验了。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之快和规模之大,是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从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到10月底不及一月,相继独立的就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五省,这首批五省分处中国东西南北,各有特点,其共同之处即以新军为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爆发,迅速成功,可谓是给清王朝第一回合的重击。   然而,清王朝此时仍是百足之虫,死而未僵。清廷一方面怒斥瑞?、张彪等湖北军政首领的临阵脱逃,另一方面立即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和海军大臣分别从水陆两线合击武汉。因北洋新军不听调动,故而清廷只得敦请已罢官回籍的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在与清廷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即集结清北洋军对湖北民军给予军事打击,导致了汉口汉阳失陷,革命处于危急之中。加上此时外国列强密切关注中国,他们既向长江中下游调集军舰表示对湖北民军的军事压力,一面又在清廷和民军之间加紧斡旋,试图火中取栗,保护并扩大其在华利益。   此时的中国,既有创造共和的机遇,也有面临列强干涉瓜分分崩离析的危险。   当此危亡之际,以上海和江苏等为中心的东南省、市相继光复独立,此时各方进步势力云集上海策动南北和谈,谋建共和政府则是众望所归。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各方进步力量共同努力,一举攻克南京,直接导致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可谓是给了清王朝的致命一击。正如孙中山所说:“辛亥之秋,鄂师既举,各省尚多迟回观望”,沪苏志士“冒诸险艰,创义于沪上。尔时大江震动,纷纷反正,……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此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   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江浙开明士绅的代表人物张謇先生曾致信铁良:“川鄂事起,未及弥月,而四海响应,郡县土崩,九庙震惊,社稷覆亡,自古迄今,丧国未有如是之易者也。”“今大事已矣,无可复言”正反映这一点。   而上海、江苏和东南的相继独立光复,给了清政府致命一击,最终导致清政府土崩瓦解。它是江苏和东南各种进步势力与全国各方面进步力量的共同“合力”所致,它包括了革命派、立宪派、开明士绅、开明官僚、新军、会党和工人、农民等,而在这一名垂青史的伟大革命中,江苏英杰的作用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江苏英杰至少有这样几大类:   (1)属于革命党的如:赵声、柳亚子、秦毓鎏、章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