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件 岳麓版必修3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1、源头——傩戏: 原始时代,辟邪消灾的傩戏 特点:服饰绚丽、载歌载舞 2.先秦汉唐的表演艺术 春秋战国:宫廷晏乐、杂技百戏 ——更多的戏曲因素 唐代:歌舞戏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叙事性、戏剧冲突 ——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梨园” 3、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材料一:南戏最初流行于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而得名,这些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 材料二:瓦中多有货药、买卦、饮食、纸画、全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低暮。 思考:1、南戏形成的原因? ⑴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⑵ 市民阶层壮大; ⑶出现专门娱乐场所; ⑷民间艺人的努力。 “傩”:先民们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 为“傩”,其中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梨园”: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 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 节 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瓦舍:宋代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 场所——瓦舍。 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 曲,称“南戏”。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 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1、戏剧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A 政治因素 B 宗教巫术 C 经济因素 D 文化艺人的创作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1、形成:北方地区 2、原因: ①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他出路,社会地位低下。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3、代表: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和王实甫。 4、特点: 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二、杂剧与昆曲 2.中国戏曲之母----昆曲 (1)概况: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时期 兴起于江南昆山 (2)特点: 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3)代表作: 汤显祖的《牡丹亭》 (4)意义: 发展为全国剧种; 对众多剧种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百戏之祖” 2、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钟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 D、主要在北方地区兴起 5、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6、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7、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D、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国粹”京剧 1、背景: ⑴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⑵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⑶四方艺人聚集,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徽班三庆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称为“四大徽班”。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关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后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表演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京剧的演奏器乐: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 京剧的一些基本特点 唱腔优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高中英语 Module 5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ection Ⅰ Introduction Reading and Vocabulary课件 外研版必修2.ppt
- 2017年秋高中英语 Module 6 Films and TV Programmes Section Ⅱ Grammar课时作业 外研版必修2.doc
- 2017年秋高中英语 Module 5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ection Ⅱ Grammar课件 外研版必修2.ppt
- 2017年秋高中英语 Module 6 Films and TV Programmes Section Ⅲ Integrating Skills Cultural Corner课时作业 外研版必修2.doc
- 2017年秋高中英语 Module 6 Films and TV Programmes验收检测 外研版必修2.doc
- 2017年秋高中英语 Module 5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ection Ⅲ Integrating Skills Cultural Corner课件 外研版必修2.ppt
- 2017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 1 Basketball阅读案(无答案)外研版选修7.doc
- 2017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 1 Basketball语言知识案(无答案)外研版选修7.doc
- 2017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 1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综合运用案(无答案)外研版必修5.doc
- 2017年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 1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语言知识案(无答案)外研版必修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