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VIP

甘肃省天水一中20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天水一中20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非选择题,共35小题,共70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这种天下观 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 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 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2、《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B.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D.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 3、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 A.“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舍生而取义者矣” D.“教亦多术矣” 4、秦代的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5、从秦汉时期开始.地方官员任命实行流官制度,即地方官员不得在原籍为官,不能在一地久任。对流官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B.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易导致宫员之间的疏离 6、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以致到孝惠、高后和文帝时,还在废除秦的妖言令等苛法……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据此可知 A.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过于严苛 B.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 C.汉朝统治者对关中百姓采取了适应民情的政策 D.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而实行宽刑仁政 7、汉初,皇室子女往往系以母性,皇室视外戚如宗室而不称异姓,太后及长公主在宫廷中拥有发言权,进而衍生出了外家帝舅的贵重之局。这表明当时 A.外戚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外戚参政的政治特色 C.尚未真正实现专制集权 D.郡国并行体制的弊端 8、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后世代承袭,共传四代,一直延续到东汉。这反映了汉代 A.以分封制为主体制度 B.较为重视政治传统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9、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A.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 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10、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 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 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 D.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 11、下表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官僚机构 机构职责 ① 掌典领百官。 ②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通“专”)判省事。 ③ 掌佐天下执大正,而总判省事。 ④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 尚书省、礼部、中书省、户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D.户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12、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揭示出宋朝 A.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 B.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 C.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 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 1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1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有人说:“功成名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