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2016-2017届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VIP

山东省荣成市2016-2017届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荣成市2016-2017届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道劲的楹联:“___1___,___2___ 。”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_____3_____,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徜徉/徘徊)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 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静谧 莘(xīn)莘学子 B. 隽(juàn)永 搏古通今 C. 璀(cuǐ)璨 人世沧桑 D. 氤氲 曲(qǔ)径通幽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庄严 幽远 徘徊 B. 庄严 悠远 徜徉 C. 庄重 幽远 徜徉 D. 庄重 悠远 徘徊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 B. 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C. 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 D. 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A项,莘(shēn)莘学子;B项,搏古通今——博古通今;D项,曲(qǔ)径通幽——曲(qū)径通幽。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运用。庄严:庄重而严肃。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悠远:①离现在的时间长。②距离远。幽远:深远;远而幽静。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结合语境,综合B项合适。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第一处依据联句内容及对仗规律,第二处依据话题一致和前后衔接,D项合适。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中国古代讲求________,如司马迁把《史记》中所有讳其父的“谈”字都去掉了。 ②对于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不应回避。如果有关人员________,将失去解决问题的良机。 ③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上缴给出租车公司的承包费用很不透明,利益相关方对此________。 A. 讳疾忌医    为尊者讳    讳莫如深 B. 讳莫如深    为尊者讳    讳疾忌医 C. 讳疾忌医    讳莫如深    为尊者讳 D. 为尊者讳    讳疾忌医    讳莫如深 【答案】D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央视对电视剧《琅琊榜》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剧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国庆期间排片的比例与收视率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B. 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C. “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 D.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奠定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答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小,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我们读书的数量确实不多,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