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发展模式(修正稿)
印度的发展模式
此报告由印度籍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帕纳?科赫哈(Kalpana Kochhar)、尤特萨伍?库玛(Utsav Kumar)、拉格伍拉姆?拉杰(Raghuram Rajan)、阿闻德?萨伯拉曼尼恩(Arvind Subramanian)于2006年2月联合发表。
目录
目录 3
图目录 4
表目录 5
摘 要 6
I、引言 7
II、 1980年前后的印度 9
A.1981的附加值份额 10
B. 1981年就业份额与生产力 11
C.利用因素: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 12
D. 产业规模 13
E. 多样化 15
F. 上世纪80年代前的政策影响:总结和讨论 16
III 、印度自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变化 18
A、80年代后的政策变化 18
B、各部门的制造业VS服务业 19
C、各行业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度 20
IV、各邦分析 22
A、各邦制造业VS服务业 22
B. 多样化 23
V、80年代后的变化 24
A、已有的能力 24
B、权利分散 26
VI、展望 30
附录:数据来源和说明 57
附表:变量和数据源清单 58
图目录
图 1:1990年印度和比较国的平均企业规模 35
图 2:以劳动密集度划分的增值份额 35
图 3:以相对规模划分的增值份额 36
图 4:以技术密集度划分的增值份额 36
图 5:未注册制造业中以劳动技术密集度划分的中等以上与中等以下增值之比 37
图 6:印度制造业的多样化 37
图 7:印度制造业的多样化 38
图 8:制造业和各邦NSDP的增长 38
图 9:劳动密集型产业份额和各邦NSDP的增长 39
图 10:服务业和各邦NSDP的增长 40
图 11:公共服务业和各邦NSDP的增长 40
图 12:私营部门服务业和各邦NSDP的增长 41
图 13:多样化变化和各邦NSDP的增长 41
图 14:初步多样化和各邦NSDP的增长 42
图 15:多样化和各邦NSDP的增长 42
图 16:初步多样化指数及服务业 43
图 17:公共和私人投资印度的公共、私人及私营企业投资(GDP%) 43
图 18:TD损失和各邦发展 44
表目录
表 1:各行业增值和就业份额 45
表 2:80年代早期印度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 46
表 3:按劳动密集度,规模,技术密集度对产业分类 47
表 4:印度各部门:1981年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规模和多样化 49
表 5:印度各部门指标:2000年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 50
表 6:2000年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规模和多样化 51
表 7:印度各邦:多样化和发展 52
表 8:印度各邦:集中和分散,1960-2000 53
表 9:分散:各邦特点和发展 54
表 10:快速发展的各邦的特点 55
表 11:印度各邦的状态 56
摘 要
和其他快速崛起的亚洲经济体相比,印度似乎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最引人的是强调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而在印度的制造业中,更多的强调技术密集而非劳动密集,且强调较大平均规模的产业。我们发现其中的一些特殊模式甚至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之前即已形成,受印度解放后采取的特殊政策的影响。随之,我们快速印度的发展过程作为导向,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尽管近年的改革铲除了一些可能导致印度保持其独特发展道路的政策障碍,但印度仍不太可能回到其他国家遵循的发展模式。
I、引言
在接下来的40年里,预计每年有人进入印度劳动力市场,他们中许多人对过去15年内劳动力几乎未增长的情况表示担忧。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似乎正在吸收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投放到制造业,人们越来越担心印度在这一过程中会输给的邻国。对于很多人来说,印度作为世界级服务中心而崛起并不能带给他们很大的宽慰,因为这种技术型发展对就业增长影响有限。此外,人们对分配不均的机遇(快速发展的半岛VS缓慢前进的内陆),经济部门(服务业VS制造业或农业),以及技能和教育水平(呼叫中心VS放牛为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担忧。特别是,印度能否在劳动密集制造业上有所发展?如果能,怎么做?如果不能,如何向印度大量并不断增长的低技能劳动力提供工作?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部分问题。
我们认为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经济改革之前印度1947年解放后采取的政策性质。相对于其他可比的贫困国家而言,印度对高等教育的强调以及各种政策变可能已经将制造部门转变成更加技术密集的产业。此外,政府希望建立资本货物产能,特别是通过公共部门投资,暗示印度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更多需要规模(和资金)的工业。对大型私有企业的约束罚款和限制却对大多数行业而言,企业平均规模相对较小。严格的劳动法和对私有企业的约束最终可能限制印度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而通常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考虑到这种特殊政策,印度与其他典型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颅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合辑(详尽版).pdf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交底.docx VIP
- 写字教学讲座.pptx VIP
- 2025年厂内叉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5章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杜国平 - 复件.ppt VIP
- 17J610-1 特种门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套1000道(已打印).xls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