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燃料供给系统及安全智能化结构的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DME燃料供给系统及安全智能化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设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急剧膨胀、资源匮乏、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显得更加突出,生态将要失去平衡,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大型的发展中国家,遏制这些问题迫不及待。
据了解,目前人类在实用的能源有将近90%的是不可再生的,其中石油占据了主要份额,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行业就是消耗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汽油和柴油,据调差表明,我国煤的所有量约为世界的30%,可供我们采用数百年;石油的所有量仅站世界的2.4%,从1993起我国就已经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到2010年,我国石油总需要的47%需要进口【1】。近年来我们经济高速发展,汽车行业也是兴兴向荣。据调查,平均每8人就有一辆车,随之而来的就是石油短缺带来的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严重影响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2】。
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而汽车燃烧排放的尾气就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发动机排放限值也日趋严格,我国也在制定更加全面的新排放标准,通过减少烟雾和微粒及有害气体等排放尾气来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由于传统燃料不但是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如,所以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 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毒性很低,蒸气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二甲醚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在空气中爆炸极限3.45--26.7%。二甲醚还具有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致冷剂,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DME与其它燃料的二甲醚 丙烷 丁烷 甲醇 轻油(2号) 化学式 CH30CH3 C3H8 C4H10 CH30H - 分子量 46.07 44.06 58.08 32.04 - 沸点℃ -24.9 -42.1 -0.5 64.5 190-350 液比重(沸点) 0.75 0.58 0.60 - - 蒸发潜热kJ/kg 467 126 386 - - 蒸汽压MPa,20℃ 0.510 0.833 0.207 - - 爆炸极限% 3.4-27 2.2-9.5 1.9-8.5 6.2-36 - 十六烷值55 - - 5 45 低位发热量MJ/kg 28.9 46.5 45.8 21.1 42.5 常规技术二甲醚的生产成本略高于柴油(目前国产二甲醚量不大,规模小,价格约是甲醇的一倍,需改进工艺流程,采用新工艺,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在柴油机上用二甲醚,需对气态二甲醚加压,使其变成液态,需增加设备及控制措施.另外,需对加气站进行必要的改造,才能推广使用柴油机燃用二甲醚的一些技术难点如:二甲醚的粘度较柴油低,需加入添加剂使其粘度接近柴油;二甲醚对金属无侵蚀性,但对橡胶等有不利影响等等;2012.3.16——2012.4.15 初步完成设计内容,提交英文文献翻译,准备期中检查;
【4】2012.4.16——2012.5.10 完成设计,编写说明书,绘制零件图;
【5】2012.5.11——2012.5.20 修改设计,完善设计内容;
【6】2012.5.21——2012.6. 1 答辩,评定成绩;
2、设计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与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000字以上)(设计类不要求)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
年 月 日
────────────────────────────────
答 辩
答
辩
申
请
申请人签名:
年 月 日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明确是否同意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ocx VIP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doc VIP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pdf
- Unit5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df
- 陕西财政云单位核算系统使用手册.docx
- 【营销策划】2024奥迪品牌技巧分析中英双版.pptx
- 肥胖诊疗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2024年版).pdf
- 2024奥迪品牌技巧分析中英双版.pdf
- 2024 奥迪分析 : 奥迪品牌、技巧、平台等奥迪分析师日 202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