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暑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中 暑 扬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屈长宏 定义 暑热季节;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体温调节中暑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丧失过多。 临床表现的轻重,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 体温升高:高温环境—阻碍热量耗散 运动—产热增加 发热—体温调定点上调 中暑:体温升高;体温调定点无改变; 发病因素:外界—温度升高(>32℃);湿度大(>60%);无风; 自身—长时间或高强度活动;无防暑措施;对高温适应能力不足。 中暑损伤:高温对细胞的直接损失。 适应 损伤 死亡 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 中医认为中暑乃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火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暑热病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临床常见暑湿之邪相合为病。暑气通于心,病变过程中暑热病邪易深入心营,而致危重证候。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抓主诉 盛夏或高热环境下,突然起病,高热汗出,烦渴神昏,甚则抽搐。 (2)辨病位 初病在卫气,可入营扰心,淫肝动风,伤肺咯血,后期多为气阴两伤,甚则气阴两脱。 (3)辨病性 暑湿伤表者,为伤暑;暑热蒙蔽心包者,为居暑厥;暑热淫肝动风者,为暑风;暑热损伤肺络者,为暑瘵。暑热致病,皆为中暑。 2、治疗原则 暑为火邪,最易伤气耗津,故清暑益气养阴为治疗基本大法。 分型论治 1、暑湿阻遏 症状:头昏头痛,身热汗出,疲倦乏力,头昏重胀痛,渴不多饮,心烦,胸闷泛恶,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十滴水等。 2、暑热蒙心 症状:高热无汗,面红目赤,烦闷躁扰不安,甚则神志昏迷。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神志清醒者即用清营汤。神昏者以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立即灌服。 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 单方验方 1、取绿豆60克,或加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功能清热解暑。可预防复季气温转热引起的中暑,或用于中暑轻症。 2、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可消暑清热除烦,适用于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 3、取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可解表温中,适用于中暑神昏。 4.取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可清热祛暑,用于中暑身热汗出。 简易治疗技术 1、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用双大鱼际推前额、五指拿头、点揉太阳、指敲百会、掐合谷各2分钟。 重症中暑,掐人中、少冲各2分钟,掐十宜穴5分钟。 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2、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胸后背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饮食及起居注意事项 1、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2、中暑后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胃肠的消化能力。 3、中暑患者忌大量饮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汗多者宜饮淡盐水。 4、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过早进补,以防余邪留滞。 5、中暑患者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及时就医。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