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管理新论新思维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现代管理公需教材 第二篇 企业管理新理论新思维 江苏省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353工程)首期示范培训班讲座 第二篇 企业管理新理论新思维 新理论 新思维所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 面对21世纪新环境的企业全面 1、观念创新 2、制度创新 3、技术创新 4、管理创新 企业全面创新的重点内容 企业全面创新的重点内容 第一讲 企业制度创新 二、未来我国企业制度——以公司制度为主体 三、企业制度创新发展趋势 产权制度中的难点问题 组织制度中的难点问题 管理制度中的难点问题 第二讲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战略管理创新的五个重要知识点 2、动态竞争与静态竞争的区别 1、 蓝海战略思想的提出 2、开辟蓝海——没有竞争(无人争抢)的市场 3、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的比较 4、蓝海战略的战略分析方法——战略布局图 4、蓝海战略的战略分析方法——战略布局图 5、蓝海战略的价值曲线分析——突出三个特点 如黄尾创造了独特、超群的价值曲线: 重点突出—不在所有关键竞争元素上分散用力 另辟蹊径—不去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跨越他择性产 业看市场 主 题—一种供人们国内饮用的有趣的简单的葡萄酒 又如西南航空公司——三个特点: 重点突出—强调三个元素:友好的服务、速度、频繁的 点对点直航的起飞班次 另辟蹊径—中等层次的直飞业务 主 题—飞机的速度、大巴的价格 6、蓝海战略的战略分析方法——四步动作框架 7、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及其主要方法 1、什么是战略的执行 ——企业实现战略的具体计划、行动和控制的过程 2、产品/市场矩阵 ——把战略变成可行动计划的方法 完整的产品/市场方格图 第三讲 组织管理创新 总体模式 总体模式图 1、经营决策盲目性大,普遍缺乏科学论证。 2、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3、高层领导不了解下属经营单位的真实业绩。 4、职能部门功能发育不全,组织机构不能快速响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5、各职能部门间职能界定不清,导致责权不对称。 6、部门设置臃肿,人多,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真正能干的人并不多。 7、“人治”多于“法治”,制度建设滞后。 8、高层领导管理幅度过宽,无暇研究战略。 中国成长型企业“两易两难” 1、做到一定规模容易,进一步发展扩张难(小老树); 2、或迅速做大容易,保持持续发展难(夭折)。 (二)企业资源及能力理论 1、核心能力 2、整体能力 3、组织能力 (三)企业生态组织理论 1、总体组织 2、单体组织 (一)企业组织变革与创新的趋势 1、具有产权(资本)联结性 2、具有多层次性 第一层:集团公司 第二层:控股层子公司 第三层:参股层子公司 第四层:协作层公司 3、非法人性 4、组织规模化 1、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如汽车、石油化工、钢铁业。 2、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如航空、远洋运输、电力工业。 3、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电子、通信、飞机制造业。 4、某些第三产业:如金融、旅游、房地产、外贸、大型商业连锁店。 1、2003年我国企业集团共2692家。2003年末总资产17万亿元,共有成员企业28372家,共拥有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28372家,平均每个企业集团拥有成员企业10.5家。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企业有19家(2003年为12家),说明我国大型企业规模在扩大。 2、产权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进资本运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 有的大型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如宝钢集团。中国企业集团并购重组形成高潮。中国是2003年亚洲企业并购最为活跃的市场,共进行了513笔交易,价值高达584亿美元。 3、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大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2003年2692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境外投资174亿元,比上年增长67.7%,如海尔在全球建了13家工厂;如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并重组,同时在越南建立了生产线。 1、规模较小 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比较 (亿美元) 2、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重组任务繁重 这些大型企业集团虽有框架,规模大,子公司多且遍及全国,多属于垄断行业,内部管理机制、制度建设距市场经济要求很远,集团内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关联交易严重,子公司业务重复,内部管理散乱,管理效率低下。 3、大型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尚未规范 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机制转换不彻底,严重制约了集团市场竞争力。国有经济在许多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