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灾害天气预警预中的应用
图43 槽前暖区暴雨回波 (4)强风暴回波特征 强风暴的出现经常与冰雹、暴雨、下击暴流,甚至龙卷相伴出现。 雷达强度大多超过45dBz,个别强度达到70dBz以上。(如2003年4月12日强风暴过程)。而且强单体大多有特殊的回波结构,如弓状回波带、三体散射回波等;对应径向风场有中尺度气旋。 (5)中尺度气旋特征(图44-45) 中尺度气旋的出现与冰雹、雷雨大风甚至龙卷密切相关。凡满足下列判据的小尺度涡旋即为中气旋: a 核区直径(最大入流速度和最大出流速度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nm(10km)。 b 转动速度(即最大入流速度和最大出流速度绝对值之和的1/2(/Vrmax/+/Vrmin/)超过图中相应的数值。 图45的三条实线划分成的四个区由上至下,分别表示强中气旋、中等强度中气旋、弱中气旋和弱切变。由图45可见,对于同等强度的中气旋,多普勒雷达探测的最大(最小)径向速度随探测距离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雷达取样体积随测距增加,从而因为平滑作用而导致最大值(最小值)减少(增加)的缘故。 以强中气旋为例(图45),距雷达10km处的强中气旋,其转动速度平均值必须大于等于22.5m/s。而在130km处,只要其转动速度大于等于19m/s时就能被判别为强中气旋。 c 垂直延伸厚度大于等于3km。 d 上面两类指标都满足的持续时间至少为两个体积扫。 图45 中气旋的强度划分 45a 中气旋实例1 图45b中气旋实例2 图45c中气旋实例3 图45d中气旋实例4 (6)三体散射长钉特征(图46-48) 一个可用于业务的大雹特征。三体散射现象为沿电磁波发射方向出现钉状强回波。 Zrnic(1987)和Wilson和 Reum(1986,1988)研究了一个雷达回波假象,Zrnic称其为“三体散射特征(three body scatter signature)”,Wilson和 Reum称其为“火焰回波(flare echo)”或“雹钉(hail spike)”。Zrnic指出该现象包含大的水凝结物如大的湿冰雹对雷达波的非瑞利散射(米散射)所引起的。从垂直剖面图看,火焰回波似乎是对这一特征的更合适的命名;但从PPI图来看,长钉似乎是更合适的术语。 这里我们将称这一雷达假象为三体散射长钉(three-body scatter spike)或简称为TBSS。 根据Zrnic的推理,这个过程由下列步骤组成: a 向前的雷达波束的一部分被大的降水粒子(如湿冰雹)散射到地面。 b 地面将散射波反射回空中的由降水粒子构成的强散射区域。 c 由地面反射到空中的由降水粒子构成的强散射区域的雷达波又被散射回雷达。其过程如下图49所示。 图46a三体散射1 图46b 三体散射2 图47 三体散射原理 图48 产生龙卷的超级单体 (7)下击暴流(见图49) 对大量观测事实研究表明,下击暴流按尺度可分为两种: a 微下击暴流 水平辐散尺度小于4km,持续时间2-10分钟;由于微下击暴流的尺度小,低层可出现相当大的水平切变,因而这类下击暴流对飞行安全危害极大。 b 宏下击暴流 水平辐散尺度大于等于4km,持续时间5-20分钟,简称下击暴流。可在地面引起龙卷风状的破坏。 图49 下击暴流 (8)阵风锋(图50) (9)弓状飑线(图51) 六、强风暴个例 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共同影响,2003年4月12日9:00-22:00,江西境内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集冰雹、雷雨大风和强降水于一体的强风暴天气过程。其中冰雹6站次;雷雨大风9站次;≥30mm强降水8站次,部分县区还出现了暴雨和大暴雨。赣东北的弋阳县城区灾情最严重,最大冰雹直径50mm;蚕豆大小的冰雹密度500n/m2;降雹时间持续了15分钟以上。冰雹来时伴有8级以上大风,导致弋阳县城及周围10多个乡镇遭受严重冰雹、大风灾害。 据民政部门统计:这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全省有2个市、5个县(市、区)受灾,5人死亡,24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 南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这次强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连续跟踪观测,获取了回波反射率、径向速度场等基本产品及其风廓线、液态含水量、垂直剖面等众多表征强风暴特征的衍生产品,利用这些产品并结合天气形势、探空、云图、闪电及其自动探测站等资料,对这次强风暴天气过程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和地形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有组织的暖区强风暴天气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欧洲规范-NF P98-200-2-中文.pdf VIP
- 2024年3月30日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午卷).doc VIP
- 2025年3月30日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午卷).doc VIP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docx VIP
- 2024年3月31日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上午卷).doc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1987》知识培训.pptx VIP
- 2024年海南省省属虚拟市儋州市兰洋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公司员工关怀管理方案.docx VIP
- 西方烹饪英语课件资料.ppt VIP
- 2024年3月17日河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