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新文化运动》上课稿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上课稿
上海南汇中学 包克林4.21
导入:这是的一份老报纸——晨报,当年它曾报道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事件呢?
“昨天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
……
“学生通过东交民巷往东而行,该处警察竟然不许通行,学生颇受激刺,不得已折而往北,出王府井大街,经东单牌楼,向赵堂子胡同,入赵家楼曹汝霖之住宅。”
“时正下午4时,且见火焰腾腾,从曹宅屋顶而出……至6时许,火光始熄,学生仍将整列散归,而警察乃下手拿人。学生被执者,闻有数十人之多。”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
这是什么事件? (五四运动)你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由天安门,东交民巷可知是北京,火烧曹汝霖宅赵家楼,山东问题、学生界行动等可知是五四运动。
在著名学者周策纵的研究专著《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里,归纳了华人中对“五四”运动的三种主要评价:
(一)正统观点:“五四”的主旨是爱国、反帝,“五四”的意义主要在于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保守主义观点:“五四”是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的滥觞,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自由主义观点:“五四”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可惜半途夭折,因为“救亡压倒了启蒙”。
我们看到,关于五四有三说,哪三说呢?如果说第一种观点可以归纳为“爱国反帝”说,那么第二种呢?(“传统破坏”说)。第三种呢?(“启蒙中断”说)。我们发现后两种观点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单谈五四运动了,还包括什么事情呢?(新文化运动)对,那么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同一历史事件会有如此不同的三种评价呢?我们今天就再来一起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吧!(板书: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有何三说?)
讲五四运动,要先从一战胜利开始说起。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胜利,中国成为战胜国。消息传来,国人欣喜若狂,北洋政府特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图为当时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
“这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倚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 —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 1918年12月22日
陈独秀歌颂公理战胜强权,表达国人对即将到来巴黎和会,中国能收回国家权利提高国际地位的深切期望。可是1919年的巴黎和会,英法美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国人大失所望,陈独秀说:
“我看这两个分赃会议(注:另一会议指当时正在举行的南北和谈),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只眼《随感录》《每周评论》第20号 1919年5月4日
首先“站起来直接解决”的是什么人?(学生),对,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口号、发表宣言,(请学生读一读),这是5月5日,上海《新申报》特地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他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结果学生运动遭当局镇压,再上街演讲被捕。
学生被捕了,但是工人、市民阶层又挺身而出了。6月3日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上海工商学联合三罢斗争,全国各地支持与声援斗争。在全国人民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位官员,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从刚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次运动具有什么特点?广泛性(提示从分布范围和参与阶层来看):全国各地(东南西北),社会各界(工商学),所以是一场广泛参与的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
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这一广泛性又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觉醒了。
中华民族是什么时候开始觉醒的呢? (可提示,给你几个选择,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战争后。你选哪一个?)这段删除。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这只是个别人的觉醒。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这也只是少数人的觉醒。而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觉醒了,为什么?
梁启超认为甲午战败,中国败于日本人才大梦初醒。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后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饮冰室合集》
“虽然天运变矣,而有不变者行乎其中。不变惟何?是名“天演”。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大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