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食品营养强化剂 植物甲萘醌 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
GBxxxx—xxxx
Ⅰ
GB X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xxxx-xx-xx实施
xxxx-xx-xx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0-06-01实施
2010-××-××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植物甲萘醌(维生素K1)
(征求意见稿)
PAGE 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植物甲萘醌(维生素K1)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甲萘醌和植物醇(包括天然植物醇和异植物醇)为原料,经化学合成而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植物甲萘醌(维生素K1)。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2-甲基-3-(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基)-1,4-萘二酮的反式和顺式异构体的混合物。
2.2 分子式
C31H46O2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450.71(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色泽黄色至橙???取适量试样均匀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或透明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气味无嗅或几乎无嗅状态粘稠液体,澄清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植物甲萘醌含量,w/%总植物甲萘醌97.0~103.0附录A.3顺式植物甲萘醌 ≤18.0附录A.3紫外吸光度比值(A254nm/A249nm)0.70~0.75附录A.4折光率,1.525~1.528GB/T 614甲萘醌,w/% ≤0.2附录A.5铅(以Pb计)/(mg/kg) ≤2.0GB 5009.12重金属(以Pb计)/(mg/kg) ≤20GB 5009.74砷(以As计)/(mg/kg) ≤2.0GB 5009.11溶剂残留(正己烷)/(mg/kg) ≤50GB 5009.262注:商品化的植物甲萘醌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植物甲萘醌为原料,添加工艺所必需的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添加剂作为辅料,其质量、范围和使用量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附录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特别说明,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及以上试验用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士2 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为宜。
A.2 鉴别试验
A.2.1 显色反应
A.2.1.1 试剂和材料
A.2.1.1.1 甲醇:分析纯。
A.2.1.1.2 氢氧化钾:分析纯。
A.2.1.1.3 5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称取5 g氢氧化钾,置于烧杯中,加100 mL甲醇使其溶解,密闭避光放置过夜,取上部澄清液使用。溶液变黄褐色应重新配置。
A.2.1.2 分析步骤
取试样1 滴,加10 mL甲醇,加1mL 5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振摇,溶液应显绿色。置热水浴中应显深紫色,随后变为红棕色。
A.2.2 红外吸收色谱
采用ATR法或者膜法,按照GB/T 6040 进行试验,试样的红外光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对照图谱见附录B)。
A.2.3 紫外吸收峰
A.2.3.1 试剂和材料
A.2.3.1.1 异辛烷:分析纯。
A.2.3.2 仪器和设备
A.2.3.2.1 紫外分光光度计。
A.2.3.2.2 电子天平,精度0.0001 g。
A.2.3.3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0.025 g(精确至0.0001 g)试样,用异辛烷溶解并定容至50 mL,摇匀。吸取溶液1 mL,用异辛烷溶解并定容至50 mL,摇匀,作为试样溶液备用。
A.2.3.4 分析步骤
将试样溶液(A.2.3.3)注入1 cm石英比色皿,以异辛烷为空白测定以下波长处的吸光度,在243 nm、249 nm、261 nm与270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28 nm、246 nm、254 nm与266 nm的波长处应有最小吸收。
A.3 植物甲萘醌及其顺式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正己烷:色谱纯。
A.3.1.2 正戊醇:分析纯。
A.3.1.3 苯甲酸胆甾酯:含量≥96 %。
A.3.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型啤酒”生产装备及生产工艺简介.doc
- “心地二分之一”——半边天.ppt
- “护身符”褪去 虫草行业面临清洗.doc
- “拧老太太”赚足千万还不够.doc
-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豫酒在进步.doc
- “方便菜”存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行业标准有待规范.doc
- “昆虫大王”王振刚.doc
- “月饼”氧化、霉变问题的解决方案.doc
- “有机”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doc
- “果葡糖浆”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应用.doc
- 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赏析.ppt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辊道通过式H钢抛丸清理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轿顶检修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载重推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输水输氧夹布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辘根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过滤器后处理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连帽长外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连夹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