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年课标研究综述课件
第三、语文知识问题 有关理论探讨 有关知识教学探讨 现实情况和问题:教材;教学 “语文学科的改革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差,但我们今天一强调提高能力,一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因此,现在我们要在如何构架知识体系,如何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想办法。”(宇文全:《语文教师要不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中国教育报》2002年第6期。) 韩雪屏从现代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角度来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结果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并不缺乏陈述性知识,而缺乏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语文知识系统中必须增加后两个方面的内容。( 《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语文建设》2002年第5期。) 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的语言 / 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规律,个体的言语规律,人类的语言文化。 (《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语文建设》2003年第3期) 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而是语文知识观。从知识的生成过程看,学校课程所提供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与学习者已有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有利于个体主体经验结构的联系,并由此出发,去主动地发展构建自己的言语经验系统。因此,对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宜做刚性的规定。(王云峰:《语文知识观的反思与重构》,《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知识体系是一种理想,更现实的问题是建设知识内容。 新的课题,如人文知识,言语体验知识等。 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 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 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傅炳熙:《语文课程的知识观》,《语文建设》2002年第10期) 语文知识教学不必机械化地追求系统、完整、或单调、集中的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建立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 (侨晖:《新课标下语文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及其构建》,《中学语文》2003年第7期。) 关于语法知识和文学常识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有人认为应淡化而不应淡忘语法教学,有些人则认为不要语法知识和文学常识是不行的,还有人针锋相对地指出,中小学学习语法是“买椟还珠”。纷繁复杂的观点背后,则反映着新课标在知识问题的处理上,还缺乏周全的考虑。 现实情况:教材编辑淡化知识 教师教学:不知该不该讲,又怎么讲 目前存在的纠偏问题 第四、训练问题。 大纲 / 课标 能力 素养 / 素质 训练 1992年大纲(初中) 15 3 8 1996年大纲(实验) 34 4 16 2001版课标(实验) 47 18 1 2003版课标(高中) 71 20 1 (刘贞福:《谈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途径——学习新大纲、新课标的体会》,《语文建设》2003年第7期。) “真正使语文教学步入高耗低效的怪圈并遭世人挞伐的并不是‘训练’,而是很多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曲解了‘训练’,异化了‘训练’,走入了或左或右的‘训练’的误区……其实,语文教学绝不排斥‘训练’,相反,‘训练’是培养思维能力和生成语文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陈万勇:《语文教学大纲岂能删除“训练”》,《语文教学之友》2002年第1期。) “习惯”必须养成,“训练”不能淡化,“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都是训练过程,其训练内容可以涵盖知识、思维、方法、态度、个性、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形成语文素养的一切。即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学生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靠训练得来。”(吴新安:《“习惯”必须养成 “训练”不能淡化》,《中学语文》2003年2期) “一股漠视语言文字训练的潮流正在涌动。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让学生读书、感悟,那些行之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已难见踪影了。……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层面,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而不能淡化语言文字训练。” (倪渝根:《语言文字训练不能淡化》,《语文建设》2002年第7期。) 第五、课程内容问题 课程内容就是“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语文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 语文课程标准没有课程内容章节 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施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整体把握课文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2.对课文的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3.作文语言表达基本功与感情真实健康、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的关系 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关系 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教学建议: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辅导员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课件.ppt
- 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课件_2.ppt
- 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课件_1.ppt
- 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及其处理课件.ppt
- 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绪管理课件.ppt
- 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课件_3.ppt
- 输尿管结石病人护理图文课件.ppt
- 输卵管切除用于预防卵巢癌课件.ppt
- 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查房图文课件.ppt
- 输尿管结石的护理PPT课件图文_1.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