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压裂低渗透油渗流机理研究
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
大庆石油学院
二○一○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朝阳沟油田区块地质特点及开发简况 1
1.1地质特点 1
1.1.1从构造轴部到翼部,储层物性、原油物性及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差异很大 1
1.1.2不同构造部位开发效果明显不同 2
1.2油田区块分类标准 3
1.3二类区块存在问题及开发简况 5
1.3.1二类区块存在问题 5
1.3.2 二类区块开发简况 7
第二章 人工裂缝低渗透油藏渗流的研究方法及原理 9
2.1油藏介质中渗吸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9
2.1.1渗吸研究的实验方法 9
2.1.2岩心介质中渗吸的基本原理 11
2.1.3裂-孔隙双重介质毛管渗吸驱油 11
2.2人工裂缝条件下渗吸的研究 12
2.2.1自发渗吸 12
2.2.2渗吸实验研究的手段 13
2.2.3评价自发渗吸实验的方法和参数 14
第三章 人工裂缝性油藏渗吸开采机理及渗吸模型 18
3.1裂缝性油藏开采动力学行为分析 18
3.1.1溶解气驱油 18
3.1.2裂缝中油气的对流 18
3.1.3扩散和泡点压力下降(或上升) 18
3.1.4重力驱油 19
3.1.5基质岩块的渗吸作用 20
3.2裂缝性油藏的渗吸机理 21
3.2.1渗吸裂缝性油藏模型 21
3.2.2 渗吸影响因素 21
3.3渗吸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23
3.3.1 模型的基本原理 23
3.3.3模型的应用 24
3.3.4最大渗吸速度发生时间的确定 24
3.3.5模型应用实例分析 25
3.4本章小结 27
第四章 人工裂缝低渗透砂岩油藏中渗吸机理及应用 29
4.1人工裂缝条件下自发渗吸实验 29
4.1.1实验材料 29
4.1.2实验条件及测量原理 30
4.1.3实验结果分析 31
4.2人工裂缝条件下的驱替渗吸实验 34
4.2.1实验设备 34
4.2.2实验条件 34
4.2.3试验结果分析 35
水驱油时的最佳渗流速度 35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驱替渗吸的实验结果 36
4.3人工裂缝条件下渗吸效果分析 38
4.3.1储层渗透率对渗吸效果影响分析 38
4.3.2裂缝密度对渗吸效果的影响 38
4.3.3裂缝密度对渗吸速度的影响 40
4.5人工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计算 41
4.5.1 利用注水见效时间计算启动压力梯度 41
4.5.2由非达西渗流方程推导启动压力梯度 43
4.5.3利用压差-流量关系推导启动压力梯度 44
4.5.4利用试井解释方法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启动压力。 46
4.5.5利用流变学原理推导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的启动压力公式 47
4.6注水吞吐井的产量递减预测 50
4.6.1物理过程 50
4.6.2注水吞吐井的渗吸产量递减模型 50
4.7本章小结 52
第五章 裂缝性油藏渗吸开采流体渗流数学模型及求解 54
5.1模型假设条件 54
5.2 基本渗流微分方程 54
5.3模型定解条件 56
5.3.1初始条件 56
5.3.2边界条件 56
5.4 改进的裂缝和基质系统交换量计算方法 57
5.4.1常规的基质裂缝交换量计算 57
5.4.2考虑渗吸的基质裂缝交换方程 62
5.5裂缝性油藏渗吸开采数值模型 65
5.5.1偏微分方程离散化 65
5.5.2差分方程组线性化 68
5.5数值模型求解 71
5.6分析结果的讨论 72
5.6.1油藏润湿性的影响 72
5.6.2裂缝绝对渗透率的影响 73
5.6.3基质绝对渗透率的影响 74
5.6.4原油粘度的影响 76
5.6.5注水周期的影响 77
5.7渗吸模拟计算及对比 78
5.8本章小结 80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81
6.1 结论 81
6.2下步开发建议 82
摘要第一章 朝阳沟油田区块地质特点及开发简况
1.1地质特点
朝阳沟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朝阳沟阶地及长春岭背斜带上,由朝阳沟背斜、翻身屯背斜、薄荷台和大榆树两个鼻状构造组成,为受断层、构造、岩性多种因素控制的复合型特低渗透油藏。探明含油面积231.1km2,地质储量16168.2×104t,投入开发面积216.4km2,动用地质储量15880×104t。油田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含油区域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控制,油气水分布、油层物性、原油物性和裂缝发育程度在油田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所以从开发至今,不同区块所表现出来的开发状况各不相同。
1.1.1从构造轴部到翼部,储层物性、原油物性及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差异很大
1)储层裂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
通过岩心观察,朝阳沟油田储层中发育有近似水平延伸的大量微细层理缝、层面缝,密度达到0.13条/米。对于投入开发时间较早的构造轴部来说,储层裂缝研究开展较早,更为深入。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地层倾角测试、地面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码摄像机-松下-AJ-D965MC说明书.pdf VIP
- 2024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聚焦四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范文2篇.docx VIP
-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推动.ppt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 软件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编写.ppt VIP
- 一种用于处理高硫高砷金矿的提金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ppt.pptx VIP
-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一种澳洲坚果种质热敏感等级的精准诊断及其缓解新梢叶片热伤害的方法.pdf VIP
- 全球常见传染病防控概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