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高考第3大题 考点3 鉴赏形象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考点三 鉴赏形象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学生甲 描写了长江水流湍急、泛滥成灾的景象。为下文歌颂盛唐统一天下、国家繁荣昌盛做了铺垫,突出了主旨。 4分 该生对景物特点概括不准确,术语“泛滥成灾”带有贬义,不合语境;且漏掉“水势浩瀚”“气势宏大”两个要点,扣2分。 学生乙 前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恣肆、水势浩大、气势澎湃的景象。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3分 该生分析形象作用时过于笼统,没有联系下文,具体答出为什么做了铺垫。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大意如下:
前四句: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了一派雄壮的气象,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中间两句:写六朝的沦亡。
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全诗情感深沉,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比喻贴切得体,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怅蕴含其中。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第二问是对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诗歌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一、熟记常用术语,分析景物特点
1.记术语,把握景物形象的特点
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诗歌景物形象的特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象色彩(明艳、清丽、素雅、阴冷等)。
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
(2)意象组合的特点。
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虚实组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点面组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
2.分析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意境是诗歌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情感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互契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是探知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意境的创设上,有不同的风格,同时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二、紧抓内在关联,“4步走”解答景物作用题
分析景物的作用,离不开对景物内在关联性(因果链)的把握。对这一类题目,应把握好以下步骤:
第1步,阅读全诗,梳理脉络,了解大意
(1)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诗歌的内容层次
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阕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阕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歌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第2步,细读所给景物,抓住关键词语,把握景物特点
这一步是基础、前提,绝不可粗略读之。
第3步,分析所给景物与上下文发生了哪些关联
所谓关联,就是上下文景或情发生发展的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字卡片.doc
- 2017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看拼语一单元至四单元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后练习题含要点分析教学反思设计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教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综合测试卷含要点分析教学反思设计案例教案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导学案表格式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doc
- 2017高中语文教师下学期工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
-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高考第3大题 考点4 题型1 炼字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高考第3大题 考点4 题型2 赏析句子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高考第3大题 考点5 鉴赏艺术技巧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高考第4大题 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作计划.doc
- 2018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学期作计划.doc
- 2018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教.doc
-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教.doc
-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作计划.doc
- 2018学年小学语文教研组上作计划.doc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doc VIP
- 团餐的工作流程.pptx VIP
- 华能汶上西曼克400KWP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技术规范书.pdf VIP
-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超高压气井井口除砂器及现场应用.pptx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政治》历年真题汇编(共184题).doc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VIP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培训-适合新人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