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以来体育教学的若干问题 2.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课改以来体育教学的若干问题 2

五、中考与初中体育教学 中考体育加试之功与过 中考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六、初中学生特征与初中体育教学 青春期与初中体育教学 体能优先还是技能优先? 四、教学衔接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小学与初中体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身体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运动兴趣的变化规律 小学与初中体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目标设置层次不清 教材重复或脱节 教学要求和方法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技能形成规律 小学与初中体育教学衔接的策略 原则 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 高初中体育教学衔接 课改以来体育教学的若干问题 谭华 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委员会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体 育 科 学 学 院 2013.8.合肥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 关于实验推进策略和三级课程管理的问题 (二)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策略与方法 (三) 关于课改以后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的问题 二、关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议 (一)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 (二) 课程改革加剧了我国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趋势? (三) 课程改革“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吗? (四) 是否过分抬高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地位? (五) 关于体育课程的约束性与灵活性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 能力本位课程观和建构学习理论 钟启权教授认为: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的规定,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1]显然,课程范式的转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这种转型的理论基础,就是20世纪后半期影响世界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能力本位课程观和建构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和课程体系本质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大众教育是工业主义所创立的、用来造就它所需要的成年人的一种精巧机器。”[2]18世纪后期以来,课程化的形式使体育能较好地适应工业社会教育的需要,亦即大规模地、批量化、标准化的培养具有一定身体活动技能和能力的工业劳动者的需要,因而体育课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样是由于工业和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体育课程中的科学主义倾向日益加强。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2] 阿·托夫勒,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P445 (二) 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把目标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基本涵盖了个体发展的所有内容,为制定课程目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教学从清晰的可实现、可检测的目标开始,最后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 1.教育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把目标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基本涵盖了个体发展的所有内容,为制定课程目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教学从清晰的可实现、可检测的目标开始,最后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 认知教育目标按水平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 情感教育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和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5级。 1.教育目标的分类 技能领域目标分为7级: 知觉,运用感官获得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 定向,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 有控制的反应,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 机械性动作,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 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 创新,根据具体情境需要创造新动作,强调在技能发展基础上的创造能力。 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目标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其主要论点是:学生中的个体差异是“人为的和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除了占学生总数的5%的超常学生与低常学生之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差异”;许多学生未能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策略和及时、恰当的指导,否则所有学生都能取得优异成绩;强调教学过程中“矫正—反馈”系统的作用。 布卢姆主张用诊断性评价或事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及时了解各种教学策略对达到预定目标的效果。 诊断性评价 制定单元目标 划分教学单元 制定课时目标 教材分析 实施教学 形成性评价 目标达到 未达目标 提高要求或帮助他人 个别化矫正或指导练习 新的学习内容 达到目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