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中数学学案 2.4 等比数列
2.4等比数列学案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明确等比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n中的三个,求另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比"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二)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等差数列的证明:①();②(、),;③证明为常数(对于适用);④证明。
2.当引入公比辅助解题或作为参数时,注意考虑是否需要对和进行分类讨论。
3.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讨论数列是否等比数列,求解含参等比数列中的参数这四类问题同源。
4.注意巧用等比数列的主要性质,特别是()和()。
5. 三数成等比数列,一般可设为、、;四数成等比数列,一般可设为、、、;五数成等比数列,一般可设为、、、、。
2、精讲点拨
三、典型例题
例1 数列为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它的前项和为80,且前项中数值最大的项为54,它的前项和为6560,求首项和公比。
解:若,则应有,与题意不符合,故。依题意有:
得即
得或(舍去),。
由知,数列的前项中最大,得。
将代入(1)得 (3),
由得,即 (4),
联立(3)(4)解方程组得。
例2 (1)已知为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
(2)记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求和公比的值。
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
即也即,解此关于的一元方程得或。
,或。
(2)在等比数列中,有,又,联立解得
或,
由此知,而,从而解得
或。
例3 已知数列,其中,且数列(为常数)为等比数列,求常数。
解:为等比数列,那么,将代入并整理得,解之得或。
例4 设、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解:设、分别是公比为、()的两个等比数列,要证明不是等比数列,我们只需证即可。事实上
,,,又、,,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3、反思总结
4当堂检测
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3项的和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3.若实数、、成等比数列,则函数与轴的交点的个数为( )
无法确定
4. 在数列中,,且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该数列满足(),则公比的取值范围是( )
5.设数列满足(,,),且
,则__________。
6.设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和是方程的两根,则__________。
7.设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且,则__________。
8.设两个方程、的四个根组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________。
9.设数列为等比数列,,已知,。
(1)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0.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1)证明:当时,是等比数列;
(2)求的通项公式。
11.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为实数,为正整数。
(1)对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都有?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当堂检测】
1. 解析:设数列的公比为,那么,函数()的值域为,从而求得的取值范围。
2. 解析:等比数列的公比,显然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公比,。
3. 解析:、、成等比数列,,二次函数的判别式,从而函数与轴无交点。
4. ,,而,
,即,解得,而,故公比的取值范围为。
5.
解析:,即,也即,从而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6.
解析:的两根分别为和,,从而、,。。
7.
解析:,,
。
8.
解析:设该等比数列为、、、, ,
,从而、、,
。
9.解:(1)对于等式,令得;令得,,。
(2),则 ①
①得 ②
②①得:
。
10.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中物理 2.5德布罗意波课件 粤教版选35.ppt
- 2012高中生物辅导教案第三节细胞质.doc
- 2012高中数学教案 1.2 任意角的三函数 .doc
- 2012高中生物辅导教第三节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doc
- 2012高中生物辅导教案第三节酶 .doc
- 2012高中物理 8.4气体热现象微观意义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2012高中数学学案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法 .doc
- 2012高三英语课件Module6 The Tang Poems Readig and Vocabulary.ppt
- 2012高中数学学案1.1.1 正弦定理 .doc
- 2012高中语文同步教案 第7课琵行并序2 语文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