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师精练必修Ⅲ第5单元 第1课时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docVIP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师精练必修Ⅲ第5单元 第1课时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师精练必修Ⅲ第5单元 第1课时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1课时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1.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两、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2.《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此书未能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士大夫们不重视 B.相同的著作很多 C.缺乏社会环境 D.缺乏物质基础 3.(2013·宿州质检) “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4.“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5.“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6.(2012·济南文综一模)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7.(2012·定州二中月考)毛泽东说:1911年,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现在来看,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文中“思想还有些糊涂”是指混淆了(  ) 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主张 B.旧官僚和立宪派的主张 C.旧官僚和革命派的主张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 8.(2012·潍坊期末考)下列言论,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若诏旨一下,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C.“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D.“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 9.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 10.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是(  )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11.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12.(2012·山西文综模拟)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现代化(又名近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观念,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实也始终伴着多方面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的演变历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