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烽燧亭障规划营建刍议.docVIP

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烽燧亭障规划营建刍议.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烽燧亭障规划营建刍议.doc

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烽燧亭障规划营建刍议 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烽燧亭障规划营建刍议 ●陈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提要]通过对汉代烽燧亭障遗址的考查研究,认为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边塞建筑无论平面布局手法,构造形式 选择还是防御设施配置均显现出鲜明的中原建筑文化特征.以边塞防御工事的兴筑为契机,河西地区开始全面吸收中原 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建筑营造技术方面的经验.拿来主义加速了中原建筑文化在河西地区的传播,由此而引发的建筑变 革并不仅限于边塞建筑一隅,我们注意到河西地区的居住模式,城市规划以及建筑技术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自此该地区的 建筑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汉代;河西地区;烽燧亭障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6)02—0072—05 长城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军事防御工程,它肇始于春秋战 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边防工事,历经秦,汉,北魏,东魏,北齐, 北周,隋,辽,金,元,明等朝代而营建修缮不辍.其中,秦, 汉,明三代所筑长城以规模之大着称于世.由于明代长城现 存遗迹多,相关资料丰富,学界有关其规划营建,筑造修缮的 研究探讨最为详尽.其实,汉长城的研究意义不在明长城之 下.汉代边塞守御,上承战国秦代之制,下启魏晋以来之法, 在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城作为其物质载体,其研究意 义不言自明.从建筑历史的角度来看,其研究价值也应为学 界重视.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盐泽,绵延一万余公里,规模 之宏大堪称历代之冠.由于工程涉及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水 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相去甚远,规划建设者必须在规划 选址,建材选择以及施工方式等方面拿出具体的应对方案. 可见,汉长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大型建筑工程的规划营 建水平.另外,边塞筑城之处大多是统治薄弱,经济文化较 为落后的地区,然而工程建设,维护以及日后的移民屯垦却 促进了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筑领域 亦无例外.因此,汉长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代中原建筑文 化面向其他地区的推广与传播情况. 与其他地区相比,河西汉塞保存状况最好,数量最多,且 历来考古调查,发掘工作较为集中,因此我们将研究的地域 范围限定在河西走廊地区,考虑到历史上政治区划的变迁, 还将包括现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 一 ,河西汉塞的修筑以及现存遗迹的分布 河西走廊位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塔里 木盆地之间,军事地位极为重要,所谓欲保河陇,必固河西; 欲固河西,必斥西域.起初,西汉王朝的西北防线仍维持 在秦昭王长城东段一带,河西地区则相继为乌孙,月氏,匈奴 等游牧民族占据.武帝即位,恃国力雄厚,变被动防御为主 动出击.于是疆土扩张,边塞防御设施之营建也可谓盛极一 时.据史书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将匈奴势力 逐出河西,此后近二十年间,汉王朝分段修筑了令居至酒泉, 酒泉至玉门,敦煌至盐泽,张掖至居延,姑臧至休屠泽以及媪 围至捐次的边塞防御设施,从而有效遏止了匈奴南下进犯, 为中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虽然目 图1汉代河西地区边塞防御设施分布示意图(底 图摩自《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时期凉州刺史部图.) 前已基本廓清河西汉塞的大体走向(如图1),然而由于文献 记载和遗址保存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界对于黑河以东,尤 其是武威至兰州汉代边塞设施的真实位置仍有较多争泌. 比较而言,走廊西部地区气候干燥,人迹罕至,汉代遗址保存 较好,历来考古发掘工作最为集中,文献中所记载的酒泉至 玉门塞,张掖至居延塞,令居至酒泉塞西段以及敦煌 至盐泽烽燧亭障多有实物为证,因而其起止地点,具体经由 路线已为学界所熟知.张掖至居延塞沿额济纳河流域呈 西南一东北走向,以金关,布肯托尼为界,分为南,中,北三 段.南段有两道汉塞,一道由金塔县东南正义峡沿黑河东岸 北上,另一道于鼎新沿黑河西岸北上,两者共同夹黑河两岸 北上,交会于金关.中段自金关至布肯托尼之间,没有塞垣 遗迹,仅在额济纳河东岸有烽燧遗址.北段自布肯托尼继续 北上,在古居延泽西岸的下游三角洲地带分为三路:一路由 布肯托尼向东北,止于古居延泽南端的博罗松治;一路由保 都格南向东北,沿额济纳河支流伊肯河西岸,止于察汗松治; 72《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图2额济纳河流域烽燧亭障分布图(采自《居延汉 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 1期.) 一 路介于额济纳河支流纳林河下游与古居延泽北岸之间(如 图2).疏勒河流域汉塞东端在金塔县与令居塞衔接,沿 北大河北岸向西南,入嘉峪关市境,沿马路山和嘉峪关北山, 向西南折向西北,入玉门市辖区,先沿北石河两岸,再沿疏勒 河两岸向西延伸,经安西入敦煌境,至疏勒河下游三角洲的 榆树泉盆地东缘(如图3). 河西汉塞是由墙体,壕沟,天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