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传统文学 荒谬及沉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荒谬与沉郁:德语文学 亨利希·曼(1871-1950)德国多产作家。20部长篇、50多中短篇,大量的戏剧、散文、政论等。 ? 主题:批判垄断资本主义、讽刺市民庸俗习气、反对法西斯。《帝国三部曲》:《臣仆》(1918)、《穷人》(1917)、《首脑》(1925)。 代表作:《臣仆》。 臣仆 它描写主人公狄德利希·赫斯林在首都获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继承父业当上一家小造纸厂的老板。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势,他耍弄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伎俩,不惜使自己“变成坏蛋”,在那个乌七八糟、腐朽不堪的小城投机例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终于获得了财富和地位,站稳了脚跟。在政治上他是个拜倒在普鲁士国王脚下的小丑和奴才,在工厂和家里他又俨然一个暴君。 这部小说活脱脱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一副既卑鄙可笑又怯懦渺小的丑恶嘴脸。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1875-1955)亨利希·曼的弟弟。托马斯·曼的思想较为保守,认为知识分子应当远离政治,但从20年代开始这种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他发表了《魔山》,此书在纳粹时代被列为禁书,主要就在于包含了反法西斯思想。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布登博洛克一家 》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品 。 《魔山》 小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它由两条主线构成:描写主人公汉斯同少妇克拉芙吉亚及富商皮尔科佩恩间的三角恋爱,揭示生与死,灵与肉之间的矛盾;围绕民主主义者与军国主义分子间的争斗,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不同思想观点的对立。 主要内容 大学生汉斯来到高山肺病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疗,疗养院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汉斯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了;俄国女子克拉芙吉亚更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转眼七年过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亚离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个个击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汉斯觉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 赫尔曼·黑(海)塞 赫尔曼·黑(海)塞(1877-1962)德国作家他持反战立场,因此被诬为“叛国者”。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1942年黑塞发表寓言小说《玻璃球游戏》,反映了他对世界命运以及艺术命运的思考、以及反对纳粹的思想。由于他对人道主义传统的捍卫,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最为著名。 《荒原狼》 作品主人公哈勒是才智之士,有着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他很孤独,很少向别人敞开心扉。他好像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对人世间的虚荣、做作、追名逐利和自私浅薄极其厌恶。但与此同时他又发现,自己的这种厌恶感更多的是指向自己。正因为如此,哈勒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巨大的分裂和痛苦之中,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身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在斗争着:狼性和人性。人性和狼性互不协调,当人性沉睡而狼性苏醒的时候,哈勒就走向堕落;当人性苏醒而狼性沉睡的时候,哈勒就会对自己的堕落和罪恶充满厌恶。正是人性和狼性的严重敌对,使哈勒产生了孤独感和自杀倾向。 《荒原狼》 那么拯救之路在哪里?一开始,哈勒企图用身上的人性去压制狼性,但结果却是不断陷入更大的苦闷之中。然后他用狼性来取代人性,则更行不通。这其实说明,哈勒将人的本性简单地看成狼性和人性的二元对立是错误的。哈勒逐渐接受了许多自己原先根本不能接受的东西。他认识到,人的本性极其复杂,不是由两种而是由上百种、上千种本质构成,不是在两极之间摇摆,而是在无数对极性之间摇摆。 在小说最后哈勒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解救之道。正因为世界和自我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二元的,所以无论是回归人性还是回归狼性都是枉然。“回头根本没有路,既回不到狼那里,也回不到儿童时代”。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背谬和荒诞,只有用笑和幽默来对付。小说的结尾哈勒终于将生活戏剧的所有“十万”个棋子装进口袋,而且决定反复去体会生存的痛苦,将游戏玩得更好些,“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艾利希·马利阿·雷马克 艾利希·马利阿·雷马克(1898-1970)德国人,在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1970年在瑞士逝世。 成名作:《西线无战事》(1929):该书一出版就在德国发行了120万册,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中国在30年代就有了译本。作者用真实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场景。 《西线无战事》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高中生保罗·博伊默尔在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下,与同学们一起投笔从军。在兵气连云、白骨森森的前线,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很快就被杀戮和死亡的现实全部摧毁。保罗的眼睛像摄像机的镜头一样,忠实地记录下二十来个同学的毁灭过程,最后主人公本人被子弹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