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
专题四 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世界现代史) 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 ◆二战后的政治格局变化 1.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对峙时期):1945——1991年。 ①欧洲冷战: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舆论宣传)——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经济上)——1949年北约成立(军事上)——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②亚洲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 2.国际关系体现为民主化、体系化、制度化 3.政治多极化萌生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 ③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4. 多极化趋势阶段:1991年以来,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 ◆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 1.苏联经济史一条线: ①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年) ②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纯计划经济模式 ③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④1925——1991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27年工业化——1929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 ⑤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主,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⑥1964——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主。 ⑦1985——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政治民主化改革,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瓦解。 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 ◆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 2.罗斯福新政:1933年,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由传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调整:(凯恩斯主义运用——国家干预经济)。 ①国家干预经济手段有四:办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及直接采购;财政税收手段调控经济。 ②人民资本主义; ③经营者革命; ④福利国家制度:用和平理性手段打富济贫,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 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体系化、制度化、区域一体化) 1.战后美国掌控世界经济秩序的三驾马车: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和关税及贸易体系(1995年后改称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2.区域一体化组织: ①欧盟:1967年欧共体(经济一体化)——1993年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2002年欧元启动(金融货币一体化) ②东盟:1967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20世纪80年代 ④亚太结合组织:1989年 3.新经济时代:1992年网络出现后至今 * * ◆世界现代史宏观结构(1945年——至今) 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 资本主义现代化:调整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917-1945) 现代化 (1945年至今): 整体世界的扩展 文明史观 全球化 1945 1953 1973 经济: 经济恢复 资B黄金时代 1990 滞涨 知识经济时代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与冷战;多极化出现 美国确立经济霸权 经济格局多极化 全球化、区域集团化 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现代主义艺术 世界 【主干知识】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2)内容差异: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外的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 (3)结果:前者失败;后者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斯大林模式 (1)形成: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 (2)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 (3)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但从长远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3.经济体制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突破,最终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改革为突破口,也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而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大小及计算课件新版教科版2017.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三压强的计算二_课件_新版 教科版.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2力的平衡第2课时二力平衡课件新版教科版2017.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五杠杆与滑轮的作图课件新版教科版2017.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五杠杆与滑轮的作图_课件_新版 教科版.ppt
- 巴蜀英才(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课件 川教版.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三压强的计算二课件新版教科版2017.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机械效率的计算课件新版教科版2017.ppt
- 巴蜀英才(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课件(打包5套) 川教版.ppt
- 巴蜀英才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六机械效率的计算_课件_新版 教科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