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画家梵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画家梵 高 1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2. 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1)初步认识,了解画家梵高及其作品。
(2)学习如何欣赏评述梵高作品的方法。
※(1)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2)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课前准备 梵高作品图片、梵高艺术视频文件。 ?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凡·高
1、教师:本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位著名画家,他被称为是“后印象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以及绘画技法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37岁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创造了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比如我们熟悉的《向日葵》、《唐吉老爹》、《阿尔附近的吊桥》、《嘉歇医生像》……
教师:他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做?
2、教师: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梵高作品走近这位伟大的画家,与大师对话。
(二)、阅读资料,欣赏自画像
1、教师:通过课前资料的查阅,想必你们对梵高有了一定的了解,咱们来一次机智抢答吧!
(1)梵高哪一年出生于哪个国家? 去世时多少岁?一生绘画过大概多少幅品?
这些表现矿工的绘画作品,是梵高在23岁到矿区做牧师创作的。
(2)教师:矿区的工作辛苦又危险,梵高为自己的“画家梦”努力着,他依然在业余时间坚持绘画,这表现了他艺术上的何种精神?
此时的梵高生活困苦,甚至连买油画颜料的钱都得靠亲戚朋友资助,为了使自己的人物肖像画水平迅速提高,请不起模特的梵高,只能画镜中的自己。
(2)教师:这是两幅梵高早期的自画像,画面整体采用什么样的色调?
这幅自画像是梵高“忧郁系列”自画像系列的一部分。这灰暗的色调也是梵高当时心情的写照。
(3)教师:这两幅作品是梵高后期的自画像,与前期作品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梵高开始选用了哪些色彩?
(4)教师:你们查阅到梵高自画像色彩强烈转变的原因了吗?
随着梵高在艺术学院美术知识的积累,“印象派”技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梵高对艺术的追求,他厌倦了“印象派”的画风,艺术创作没有了激情。
32岁时,他来到法国阿尔。阿尔是梵高一生最热爱的地方,碧蓝的天空,虽然梵高在阿尔的时间不到3个月,但他一生中创作最丰富、最的阶段,200多幅画作几乎是他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作品的总和。、欣赏静物画《向日葵》生气勃勃地张开花瓣,尽情地吸着空气和阳光。黄色的花瓶黄色的背景空气中流动着金色的阳光”。联系他的一生经历,思考他拥有这个称号的原因是什么?
(四)、总结升华,敬缅凡·高
教师:如今,随着人们对梵高的热爱越来越强烈,梵高作品中的《向日葵》形象也被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自20世纪开始,梵高的作品开始受到艺术家和收藏家们的青睐,10年作品的复制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大师的作品迄今已译成三十几种文字,全世界售出1400多万”谷歌”的图标也为他而变改……
(五)、拓展小结,再探梵高
教师:梵高在37岁那年,举枪自杀结束自己备受争议、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在世时,甚至还曾经因疲劳过度“割耳自残”,这些都充满着深刻的悲剧意味,这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同学们现在和将来面对的是充满竞争的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承受和调节各种压力的心态,只要拥有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即便是遇到困难,也会轻而易举的化解。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充满着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幸福与不幸等矛盾。对挫折我们不能消极地忍耐或回避,而应直视、面对,积极寻求克服和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 作业
设计 了解梵高,选一幅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地描述下来,或者回家把学到的讲给家长听。 教
学
反
思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这位天才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这一课是教材第一次出现专题介绍一位画家,而且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师。教材出现在高中无可厚非,学生的绘画体验和经验都很容易理解凡高。可教材出现在小学四年级,四年级的孩子如何来理解这么有个性的画家?如果单单把凡高的作品一一罗列介绍的话,学生会显得无趣,也不易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