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专题考试试2套含答案
广东省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广东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专题》试卷一姓名: 工作单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将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1.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目标群体是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A.15 B.16 C.17 D.182.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当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 )提出书面申请。A.村( 居)委会 B.县级政府C.县级政府民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初审意见和调查核实结果在村(居)民委员会的村(居)务公开栏、社区公开栏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大厅公示( )日。A.4 B.5 C.6 D.74.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申请特困供养人员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随机抽查核实,于(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A.10 B.15 C.30 D.605.申请人( )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财产认定标准的,视为无生活来源。A.资产 B.支出 C.财产 D.收入6.特困人员不能自主吃饭、不能自主穿衣、不能自主上下床等三项指标不达标,可以视为( )。A.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B.基本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C.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D.丧失生活自理能力7.我省规定,经残联认定残疾等级被评定为( )残疾的残疾人视为无劳动能力。A.重度 B.轻度 C.一般 D.特殊8.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至少( )对特困人员进行一次经济状况信息化核对。A.每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9.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发生变化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个( )工作日内组织复核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认定类别。A.5 B.7 C.10 D.1510.我省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A.1.6 B.1.8 C.2 D.2.611.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 )由国家资助。A.100% B.90% C.70% D.50%12.供养服务机构直接服务于特困人员的医护及服务人员总数与生活能自理的入住特困人员数之比应达到( )。A.1:5 B.1:10 C.1:15 D.1:2013.供养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服务对象人数和照料护理需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其中直接服务于特困人员的医护及服务人员总数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入住特困人员数之比应达到( )。A.1:2 B.1:3 C.1:4 D.1:514.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事宜,除按省有关政策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外,其余必要丧葬费用按照特困人员( )个月基本生活供养标准从基本生活供养资金中核销。A.12 B.10 C.8 D.615.特困供养人员中的未成年人,满( )周岁后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A.16 B.17 C.18 D.19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1.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与原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城乡统筹,推进城乡救助与服务均等化B.在对象认定上,细化界定标准,健全完善认定条件C.救助供养内容上细化供养内容,提高供养精准性;在供养标准制定上;实行分类定标,提供差异服务D.在供养方式上,优化供养形式,提升供养服务水平;在管理方式上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服务水平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托底供养,适度保障 B.坚持属地管理C.坚持城乡统筹 D.坚持社会参与3.具有当地常住户籍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 )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A.无劳动能力B.无生活来源C.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D.无生产能力4.根据申请人符合( )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A.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B.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C.一、二级精神、智力残疾人 D.一、二级肢体等残疾人5.法定义务人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Unit 4 Section A Mission and exploration of our time .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归类.doc VIP
-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数据收发系统设计(带电路图和代码).doc VIP
- 复瑞渤集团&碳资产合资子公司简介 v9_202312.pdf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下册词语盘点.pdf VIP
- 基于强化学习的水声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pdf
- 新人教版2024高三一轮总复习Unit5Poems课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英语).pptx VIP
- 家具史:明代家具.pptx VIP
- 一种利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生产高强轻质陶粒的装置.pdf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热点主题作文预测素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