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中央与方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探讨.doc

我国中央与方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中央与方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探讨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探讨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德高 韩莉丽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的分权程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政府间关系的现状,认为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较好的集中了中央财力,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事权划分不清及大量预算外资金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建议。 一、财政集权与分权理论的回顾 如今的时代是个分权的时代,现在的世界上恐怕找不到一个国家不高唱分权的调子。这种趋势还是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地方政府的存在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泰伯特(1956),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辖区内的居民,地方政府更了解他们的效用与需求;是一国国内不同的人们有权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这就说明了地方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奥茨在《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提出了“财政分权定理”,即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 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特里希从信息不完全和非确定性出发,认为中央政府有可能错误地认识社会偏好, 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全民头上。布瑞南和布坎南认为, “用脚投票”或者居民的流动性促使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会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在不完备契约的条件下,希布莱特通过理论模型也得出了类似的观点。 虽然分权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并非说凡分权就是好的,一旦分权就万事大吉了。马斯格雷夫、佐德罗认为跨区域的要素和居民流动使地方政府更容易受到冲击,税收和居民的转移限制了公共部门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上的能力。布鲁德霍默、泰茨、罗希克曼和卡博那拉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财政分权增加了官员寻租的可能性。威尔德森认为在地方权限内资本税的竞争是不经济的,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从而导致经济的扭曲,呼吁税收协调和中央权力的干预来纠正这种无效率。鲁茨德默勒通过对30 个国家的样本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后指出,财政分权的缺陷在于对地方财政控制力的减弱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的失败,经常导致地方财政的压力和地方政府的赤字,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更甚。 分权与集权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说分权的优点正是集权的缺点所在,而分权的缺点正是集权的优点,过度集权造成效率损失,而过度分权则可能危及国家能力和安全,因此不能过度集权也不能过度分权,问题的关键在于集权集什么,分权分什么。马斯格雷夫从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经济稳定三大职能出发,认为地方政府缺乏充足的财力和经济主体的流动性,后两个职能应由中央政府负责,而资源配置职能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由地方政府负责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安瓦萨赫对通过对联邦政府的研究,将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责任归属的一般情况进行了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责任归属划分的一般情况 支出类别 服务责任 服务提供 评价 支出类别 服务责任 服务提供 评价 国 防 F F 国家福利 环境 F F,L 国家福利 外 交 F F 国家福利 工业农业 F,S,L S,L 州际溢出效应 国际贸易 F F 国家福利 教育 F,S,L S,L 实物转移支付 货币银行 F F 国家福利 医疗卫生 F,S,L S,L 实物转移支付 国家商业 F F 国家福利 社会福利 F,S,L S,L 实物转移支付 移 民 F F 国家福利 警察 S,L S,L 地方主要福利 失业保险 F F 国家福利 公路 F,S,L S,L 地方主要福利 航空铁路 F F 国家福利 自然资源 F,S,L S,L 为联邦政府、S为省或州政府、L为省以下的地方政府 资料来源:Anwar Shah, Perspectives on the Design of Inter-govermental Fiscal Relation,P6-7,转引自吕炜,《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支出问题》,《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 但是关于发达国家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转轨经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博德额拉 (1995), 布鲁德霍默(1995))35.8%降到最低点22%,其中1984年、1985年稍有提高,分别为40.5%和38.4%。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迅速上升到55.7%, 然后一直保持在48.9%~55.7%的范围内;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从53.9%变为27.7% ,由地方政府承担了公共支出的绝大部分份额。2004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为27.7%,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为72.3%,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百分比是中央财政支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