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的理解ppt课件
“冬病夏治”药物贴敷灸疗多在夏季7—9月进行,尤以三伏天为佳。每年头、中、末伏第一天或前后二天各贴一次,连贴三年。 贴敷施灸前须清洁皮肤。严重皮肤疾病、过敏体质、吐衄者、妊娠勿用。 小儿与孕妇为特殊人群。如咳喘较多,可以使用一些较为安全、副作用少且每天使用时间短的益气贴。 每次贴灸4—6小时,小儿2-4小时。如局部有烧灼感、疼痛感或小儿哭闹不止可提前取下;若温热舒适或微痒可多贴几小时,待药物干后取下。 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个别病人有时局部起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但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必要时来医院门诊随诊。 禁忌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海鲜、牛羊肉等。 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的话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吹。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其他饮食与平时一样。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 春夏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需要提醒 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据临床统计,冬病夏治有效率可达70%左右。 口服中药汤剂配合三伏贴效果更明显 小贴士 三敷贴的同时配合中药汤剂三包 备选方剂: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玉屏风散、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八味肾气丸等。八味肾气丸为首选,其组成:附子、肉桂、山茱萸、淮山药、熟地、茯苓、泽泻、牡丹皮。本方温阳而不忘养阴,养阴而防滋腻。 谢谢! Thanks! * * 从体质看“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概念 1.冬病: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此病多发于阳虚体质,冬病的共同点:属于寒证、虚证。此病在天气寒冷或温差较大时容易发作或加重。 2.夏治:是针对冬病而言的一种治疗预防措施;一年四季中夏季人体阳气最盛,尤其是伏天。再者,盛夏皮肤腠理疏松,药物皮透、离子传导、穴位传导效果最佳。此时治疗最为适宜。 冬病不一定要夏治,但冬病夏治的效果是最好的。 体质调查研究 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与分类研究》课题,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9家合作单位的体检人员(共 8627 人)进行亚健康状态辨识、体质辨识及其它相关因素的调查。 1.1 调查人群健康状况的分布 调查人群中以亚健康状态人群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60.63%)。 1.2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调查人群中以平和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41.8%)。偏颇体质以阳虚质(16.63%)、气虚质(10.26%)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1.3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平和质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1.70%),其次为阳虚质(19.61%)。 2. 阳虚质年龄特点 年龄越大阳虚质的发生率偏高。 3. 阳虚质性别特点 调查人群中,男性4467人,其中阳虚质440人,占9.85%;女性4160人,其中阳虚质963人,占23.15%。女性人群阳虚质的发生率偏高。 4. 阳虚质不适症状特点 5. 阳虚质亚健康类型特点 失眠亚健康、疲劳亚健康、疼痛亚健康阳虚质的 发生率较高。 经研究显示人群中阳虚质在偏颇体质类型中发生率较高,其伴随的不适症状亦令人困扰不已,因此,如何通过调养,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生活方式看“需求” 古人认为生活调摄不慎导致阳气耗损: “凡寒病之由于外者,或由风寒以伤形,或由生冷以伤脏;其由于内者,或由劳欲以败阳,或由禀赋之气弱;盖阳虚之候,多得之愁忧思虑以伤神,或劳役不节以伤力,或色欲过度而气随精去,或素禀元阳不足而寒凉致伤等,病皆阳气受损之所由也。” (《景岳全书》) “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息疟泄,以阴胜之为病也。”(《类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