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讲义(期末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法讲义(期末习资料)

丘联恭老师口述民事诉讼法讲义 口述民事诉讼法讲义(一) 一九九九年 笔记版 丘联恭讲述 许士宦整理 目 录 壹、绪论 一、人性与民事诉讼法 二、宪法上理念之实现与民事诉讼之功能 三、纷争之解决手段 (一)和解 (二)调解 (三)仲裁 (四)非讼程序是否为纷争解决之手段 四、民事诉讼法之意义及特性 五、民事诉讼法之理念暨程序上基本要求 六、诉讼观之变迁 七、民事诉讼制度之目的 八、诉讼法之解释 九、民事诉讼法之分类及其解释 十、民事诉讼法之效力上界限 丘联恭老师口述民事诉讼法讲义之二 壹、绪  论 一、人性与民事诉讼法 在开始研究民事诉讼法之绪论阶段,何以要提出此问题?此因目前先进国家及开发中国家,均有一共同追求之目标即建立一个人民,广义言之,不区分种族之任何人,皆能容易使用、接近之温暖而富有人性的司法制度。此项目标追求的法理基础是:尊重人的尊严之原则、国民主权的原理、国民的法主体性及有关平等权等之宪法上保障规定。关于此之理论阐释,可参照拙著「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法」(一九九二年)(下称「司法现代化」)第一七页至二○页及其相关注释之说明。 追求建立一个温暖而富有人性之诉讼或司法制度,让权利受侵犯之任何人,均可能很容易请求有权限之法院及时地救济。因为,全部法律均规定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倘权利受侵犯竟未能获得救济,法律制度就会逐渐崩溃。假使权利受侵害之人,就其依法律可取得之权利(例如,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被撞伤之人对加害人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受侵害时,竟然找不到法院加以救济,或虽有法院但其诉讼程序过于艰难,则其依法取得之权利将变成没有意义,以致彼将不相信民法有关损害赔偿请求权之规定是具有作用的。假使义务人不履行债务(如:加害人不须履行损害赔偿责任)或履行很慢,而对其不自动履行,法院却很久以后始判决其败诉,甚至被害人之原告取得胜诉确定判决声请强制执行债务人财产时,执行法院亦进行缓慢,终致执行落空,未查封到任何财产,那么加害人将来骑机车或驾驶普通汽车,还会依法律秩序提高其注意程度吗?恐怕比以前更将漠视法律的存在。有关损害赔偿请求权等之实体法规范及其他所有法律,均为维护人之生活安定而设立,法律之运作过程如不能顾及人性,法律将为社会上生活之人所疏远,而不愿意相信它、不愿意接近它,不去了解、关心它,社会秩序即无法维持。 民事诉讼之运作是否合乎人性,主要不仅在法律如何规定,尤在于如何运用。例如在民诉法第二四条设有合意管辖之前提下,原告与被告双方约定某事件由某法院管辖裁判之合意,只要不违反民事诉讼法(如:第十条第一项)专属管辖之规定,原则上是有效,当事人应遵守。例如居住屏东县小琉球之消费者A,向总公司在台北之K公司屏东代理商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电锅或电冰箱,于定型化之买卖契约书上订明,将来就物之瑕疵发生诉讼时,应以K总公司营业所在地即台北之地方法院为第一审管辖法院,此种约定效力如何?向来教科书均以为消费者既未受胁迫,该合意即为有效。然而,因电锅或电冰箱之瑕疵所受损害,或许仅有新台币二千元,消费者多不会至台北诉讼,因诉讼所为之花费(如车费、住宿费)可能有甚于此,并可能遭受额外之不便(如:经商需暂停营业或上班需向公司请假)。几乎每人遇此情形,均将实体法上(民法债篇)所保护之瑕疵担保的权利予以放弃,以致民法所保护之权利,为管辖合意之致力所否定。如果承认这种合意契约无条件有效,任何人在社会上生活将加倍困难,因为任何人之瑕疵担保等请求权,几乎皆得透过合意管辖契约之订定,终致成为无从请求法院救济,此无异实质上使实体法上之权利化为乌有。因此,行使权利之过程过份迂回、困难,无异剥夺消费者实体法上之权利。实体法上之权利欲真正不丧失其意义,犹需考虑当权利受侵害时,权利人得及时受到救济,尤其对经济上弱者,更是如此。 又如,假使上例之消费者A不住在屏东而居住乌来,距台北很近,但他是山地原住民,有语言隔阂,未受一般国语教育,当其出庭陈述,法官连通译均未使用,且对消费者所言又听不懂,如法官未听懂A之陈述即下判决,与上述情形又有何不同?其权利同样不能实现。不管屏东之消费者或乌来之消费者,其就被告应负瑕疵担保责任之事实应负举证责任,被告否认瑕疵时,原告即须加以证明,往往不是一次辩论期日即可宣判,而被告公司甚至委聘「第一流」律师,原告却无资力委聘律师。由此可知,不仅地理上原因,可能阻碍权利行使之途径,语言上之原因及专业知识上原因均可能阻碍权利行使之途径。 法律制度有其严密之体系,不能为少数人便利而更改。诉讼有其定型性,亦即,应该让多数使用法院之人,能事先知晓而预测到以何方式主张权利。为此,法律规定有一定之格式,例如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提起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