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4咬文嚼字
24 咬文嚼字朱光潜 教学参考 教学要点 作家作品知识 课文题解 思路结构 艺术特色 思考练习答案 教学要点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理解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把握文章主题及艺术特色。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青年时期留学欧洲,主修语言和文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研究,并最终促成了他将三者融为一炉的美学思想的形成。1929年,出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而闻名全国。1933年回国,历任多所大学教授。 返回目录 下 一 页 上 一 页 朱光潜教授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七百多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融贯中西,创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一代宗师。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上 一 页 返回目录 课文题解 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它一般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咬文嚼字》是一篇文化随笔,它论述了文学创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思路结构 全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举例论证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4-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第三部分(8)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第一部分 文章开头列举四个事例,从不同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上 一 页 返回目录 返 回 第二部分 从正、反两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反之,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强调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 返 回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第三部分 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返 回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艺术特色 举实例,讲道理 善于积累梳理资料 语言准确精当 返回目录 上 一 页 下 一 页 举实例,讲道理 本文在论证上的主要特色就是运用举例论证。如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僧敲月下门”一字的推敲 ; “柳面桃腰”等套语的评判等。 上 一 页 返回目录 返 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