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考试试题详细解析.doc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考试试题详细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录入、校对:曾潇潇(“李春贵语文合作共享群”群员) 第?卷 (选择题 共3 0分) 一、(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伫立(zhù) 取缔(dì) 晌午(xiǎng) 转弯抹角(mò) B.应酬(yìng) 锃亮(zhèng) 诘问(jié) 缄默不语(jiān) C.慰藉(jiè) 顷刻( qǐng) 涟漪(yī) 风雪载途(zaì) D.倒坍(tān) 荫庇(pì) 招徕(lài) 浑身解数(xi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要注意重点字、多音字、习惯读音和方言的区别。A项“晌”应读“shang;B项“锃”应读“zeng;D项“庇”应读“b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切磋 颜值 震悚 入不敷出 B.涣散 惺忪 惘然 炯乎不同 C.恻隐 喑哑 告磬 所向披靡 D.殒落 赡养 苍茫 克敌制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平时的积累, 同时还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细微差别。B项“炯 乎不同”应为“迥乎不同”;C项“告磬”应为“告罄”;D项“殒落”应为“陨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项“叹为观止”是褒义词,用于诈骗,不合语境;B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用来形容大雾,不恰当;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应是“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的意思;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符合语意。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解答本题,要注意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A项“:”应改为“——一”;C项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D项并非问句,不应该用问号,前一个“?”改为“,”,后一个“?”改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关联词语搭配有误,应将“并且”改为“而且”;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通过”“使”去掉其一即可;D项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鞠躬尽瘁”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诸葛亮的《出师表》。 D.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