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达专题课程汇报雷达隐身超材料汇报人:陈伟康目录030402CONTENT01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介绍雷达隐身材料发展和现状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Part 1新型人工电磁材料Part One1.1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Metamaterial)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又称超材料,是一种由尺寸远小于波长的单元结构周期或非周期排列而成的人工复合材料,具有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这些人工结构单元与传统材料的原子、分子功能类似,当它们按照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排列并且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宏观上可以看作均匀的媒质或材料。通过单元结构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能够实现自然材料或化学合成材料无法具备的奇异物理特性。因此,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人的意志来设计材料的特殊性质。Part One1.1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Metamaterial) 区域 I 中的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正,包含了绝大多数的介质材料;区域 II 包含了电等离子体,如金属、铁电材料、掺杂半导体等,这些材料在低于等离子频率的频段存在负介电常数;区域 IV 包含着磁等离子体,这些材料的磁响应在远离微波频率时迅速衰减,使材料呈现负的磁导率;最引人注目的是象限 III,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而自然界中不存在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图1.1 以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划分的媒质参数空间Part One1.2 左手材料2001 年,D. R. Smith教授通过金属线和开口谐振环的组合结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工的左手材料,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负折射现象的存在。图1.2 左手材料单元1.2 左手材料Part One当电磁波在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媒质中传播,电场 E 、磁场 H 以及波矢量 k 符合左手定则。电磁波在左手材料中传播时具有了与坡印廷矢量 S 方向相反的波矢量 k ,因而会引起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电磁特性,如:负折射、逆 Snell 效应、逆 Doppler 效应、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等。Part One?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一次重大革命是2005年D. R. Smith教授发现渐变折射率的媒质能够实现电磁波束的偏折。1.3 工作回顾1?2006年,Smith教授采用渐变折射率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研制出了应用在微波波段的隐身斗篷,能够使电磁波绕过目标传播,从而实现隐身。Schurig D, Mock J J, Justice B J, et al. Metamaterial electromagnetic cloak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J]. Science, 2006, 314(5801):977-980.Part One1.3 工作回顾22009 年初,美国普渡大学的两位学者提出了桌面黑洞的理论,如同宇宙黑洞改变物体运动轨迹一样,桌面黑洞可以使得光线改变传播路径,向黑洞中心螺旋前进,直至传播到中心被内核吸收。东南大学程强教授等人在此原理上构造了微波波段的“人工电磁黑洞”。采用谐振或非谐振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单元构成同轴环,共 60 个同轴环组成电磁黑洞,内部同轴环为吸收体,外部同轴环构成外壳。该人工电磁黑洞能够吸收 99%的电磁波。图为其实物图和吸收场分布图。Cheng Q, Cui T J, Jiang W X, et al. An omnidirectional electromagnetic absorber made of metamaterials [J].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10, 12(11): 1749-1751. Part One1.4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Metasurface)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一个标志性进展是2011年提出通过人工电磁表面谐振单元的设计引入相位梯度,利用不同位置的相位梯度来实现电磁波的异常反射、折射现象。Yu N, Genevet P, Kats M A, et al. Light propagation with phase discontinuities: generalized laws of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J]. Science, 2011, 334(6054):333-337.Part One1.4 新型人工电磁表面的优势(Metasurface)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是通过控制材料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来实现奇异的物理特性,而根据广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新型人工电磁表面能够通过谐振单元引入相位突变,控制表面不同位置的折射或反射相位来实现空间电磁波的调控,因而设计更加方便灵活。广义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理论一经提出,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新型人工电磁表面凭借着独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课程”简介【网上资料】.docx
- “笑迎高考-有你同行”国华高三方案设计(2010.11.07)).doc
-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
- 《品德与生活》(未来出版社)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doc
- 《女娲补天》三年级下语文课件(有生字拼音组词).ppt
-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修改).doc
- 《面对诱惑》主题班会课件.ppt
- 《桥梁工程考试重点》.docx
- 《情绪心理学》第3章-情绪表达-课件教学.ppt
- 多元主体与多样参与:我国公共政策决策的协同发展探究.docx
- 江苏A村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剖析与破局之策.docx
- 和谐社会视角下郑州大学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 基于具体普遍性理论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探究.docx
- 钩吻资源与品质的深度探究:分布、调查与评价体系构建.docx
- 多因素协同下水稻种植中氨挥发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制与调控研究.docx
- 内蒙古“扩权强县”改革:政策、实践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 中国新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探究:理论、模型与政策启示.docx
- 商业银行EVA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W银行为例.docx
- 电子媒介时代:认同的重塑与裂变的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9254.1-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 发射要求.pdf VIP
- 老年人头晕及眩晕治疗方案PPT课件 (1).pptx VIP
- 内镜的结构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法(第二版)课件全套 朱晓娟 第1--9章-电子商务法概述---电子商务的争议解决.pptx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结算审计档案范本.doc VIP
- 医院培训课件:《脊髓性肌萎缩症(SMA)》.pptx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docx VIP
- Samsung三星智能佩戴设备 Galaxy Watch Ultra使用手册_第2部分产品.pdf VIP
- 外墙真石漆作业指导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