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_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课件
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2013.6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由于担心手术后治疗效果,患者均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听力减退的患者,交流时存在一定障碍,故不愿主动与人交流,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护士了解患者的心境,给以诚挚的安慰和劝解,鼓励他们乐观地对待疾病,增强生活信心。根据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 密切注意语言的真正涵义, 行动的真正意图。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尤其在生活上多照顾,使之内心感受到温暖。做好宣教,耐心讲解手术的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听力差的患者,与其交流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靠近听力正常一侧的耳边,态度诚恳,语言亲切,并取得家属配合,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抱有希望和信心,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心理准备,经耐心疏导,患者均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 监测血压变化 不具分泌功能的颈静脉球瘤一般不引起高血压。嗜铬性的颈静脉球瘤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有头痛、心悸、多汗、面色苍白、代谢紊乱等症状。检测24 h 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主管护士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详细介绍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减轻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以保证血压平稳。 术后护理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颈静脉球瘤血管异常丰富,稍加触动即出血不止,又因与颈部大血管、颅神经粘连在一起,术后可能出现呼吸抑制、颅脑损伤、伤口出血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渗血和引流情况及出入量变化。持续心电监测72 h,重点观察意识、瞳孔、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度、血氧饱和度及四肢活动状况。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有无血容量不足征象。 保持呼吸道通畅 手术后后组颅神经损伤导致的吞咽困难危害较大, 其引起的误吸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嘱患者伸舌,观察是否出现舌后坠等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症状,必要时置口咽通气道。严密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教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其咳嗽排痰, 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了解排痰情况。咳嗽反射差的患者加强叩背、雾化、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观察有无呕吐,防止误吸,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 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肺部感染。本组无气管切开和肺部感染发生。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脑干损伤观察有无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异常,有无肌力、肌张力改变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颈静脉孔区肿瘤向上生长可压迫脑干, 肿瘤摘除后, 脑干摆动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故要注意轴位翻身。当出现精神渐弱、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时, 立即通知医生。 眩晕 眩晕多为术中累及内耳所致,在术后1~2 d 出现,患者主诉头晕, 有时伴恶心、呕吐。主管护士向其耐心解释病情,讲解早期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主动下咽动作,可减少呕吐反射。下床活动时先床上坐起3~5 min,适应后护士协助其下地行走, 逐渐增加运动量,5~7 d 后本组患者主诉眩晕好转。 预防腹部切口感染 腹壁取脂肪术后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皮下出血、血肿和伤口感染的发生,嘱患者勿抓挠伤口,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健康教育 针对颈静脉球瘤术后常见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后组颅神经障碍,着重向患者和家属强调避免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性, 并指导进食注意事项,早期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 鼻饲患者教会其掌握鼻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加强吞咽功能的锻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适当的减压方法。充分发挥患者的能动性,积极、主动锻炼,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面瘫患者每日进行局部按摩,并辅以针灸、理疗等方法。合并暴露性角膜炎的患者要按时涂眼药膏,并定期到眼科会诊。 * * * 颈静脉球瘤是发生在颅底颈静脉孔区及其附近的肿瘤.是富血管性肿瘤,星球形或结节性生长。发病率为1/130万.占全身肿瘤的0.03%,头颈部肿瘤的O.6%,可在lO岁以上任何年龄组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病程从1个月到28年不等。以后组颅神经受累为主,多为单发性肿瘤,很少有家族性遗传倾向。 护 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