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魏晋时期华夷之辨
浅析魏晋时期华夷之辨
【摘 要】我国古代的民族观里,“华夷之辨”的思想是其主要内容。“华夷之辨”是汉族政权用来抵御异族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其观念促成的是一种凝重执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抵抗异族的征服。在魏晋民族大迁徙、大冲突的历史背景下,“严华夷之辨”的思想第一次被推向历史的极致,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发展,成为这时期民族观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魏晋时期 华夷之辨 民族观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38-02
一般说来,大一统思想中的华夷之辨和正统之争是中国分裂时期的民族观的一大特点。魏晋时期以政治上的分裂为基本特点,民族迁徙、冲突尤为剧烈。相应地,华夷之辨的声浪日高,诸政权均以华夏正统自居,内诸夏而外夷狄,主张以夏变夷,从而使华夷观日益彰显,成为民族观的主流。笔者试将其内容归纳如下。
早在先秦以前,我国古代的民族观就已产生。西周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位儒家代表人物提出的华夷观,孕育并构建了之后中国两千多年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夏商之时,华夷之说就已出现,但华夷之别清晰呈现则始于西周。西周统治者强调“分服”,《国语?周语上》对此有详细记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全国从邦畿到蛮夷戎狄,据其与周王的亲疏关系分为“五服”。虽有划分,却是在整体之中划分,在整体之中区分内外。日祭、月祀的甸服、侯服是邦内之属,时享、岁贡、终王的宾服、要服、荒服是邦外之属。内外之分是相对于邦内邦外而言,即与周王的亲疏远近。除此之外,这段记载还提出处理中原与其他??族关系的思想——先教化后征伐的策略。这个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处理民族关系的总的原则。
春秋时期,孔子作《春秋》,明确主张大一统,且在大一统之下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把文化标准放在区分华夷的首位。它强调华夷有别,夷不乱华。这个文化标准包含了语言、风俗、经济形式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周礼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奉行中国传统文化(春秋时期指周礼)的族群是华,不奉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族群是夷。也就是韩愈在其著作《原道》中所说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华夷的界限并非绝对,夷狄可进而变华夏,华夏可退而变夷狄。二者的区分不是与生俱来的血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文化。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言人孟子依旧主张天下一统,但其强调“用夏变夷”,反对夏“变于夷”,强调以华夏文明教化落后的夷狄。当时各国林立,但仍认为中国的统一只能在于华夏而不能在于夷狄。虽然内涵有所出入,但天下一统,“华夷之辨”的主张始终如一。明辨华夷有别,把文化落后的四夷边民统一在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中,是实现天下一统的手段。诚然,当中原政权不稳,边地四夷内迁之时,“华夷之辨”的呼声就会高涨,“华夷之辨”成为汉族政权用来抵御异族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乱世之中的“华夷之辨”正如同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并非仅是大民族主义作祟,亦非只是歧视异族。从更深层次来看,“华夷之辨”的观念促成的是一种凝重执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顽强地抵抗异族的征服。表面的一味拒绝和言辞语气上的歧视表现出维护华夏尊严,捍卫华夏文化,维系华夏生存的深厚情感。每每这种时候就会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如东晋乱世,五胡内迁,祖逖率领家人、部族渡江北伐,中流击揖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东周末叶至春秋时期,游牧的戎狄大量内迁,在中原与诸夏交错杂居,而南方自称蛮夷的楚国实力日益壮大,进逼周王及华夏系各诸侯国,出现了“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的局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华夏系各诸侯国在处理华夷关系时更加强调“华夷之辨”,从管仲主张的“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到孔子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再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看法,“严华夷之辨”的思想第一次被推向历史的极致。
东汉末年战乱纷起,天下三分的同时,北方、西北方的民族也趁着战乱内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汉朝的大权。曹魏在三国中势力最强,辖区最广,据有淮河以北的中国北半部,并曾于西域设长史府。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乌桓、卢水胡、丁零等,他们中有不少与汉族交错杂居。蜀汉地处西南,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doc
-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互动”模式.doc
- 浅析新课标下语文教学.doc
- 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doc
- 浅析新课标下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及训练.doc
- 浅析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doc
- 浅析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育功能.doc
- 浅析新课程下有效教学课堂重建.doc
- 浅析新课程中分组教学.doc
-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新课堂教学模式.doc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最近下载
- AI在小学数学兴趣培养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河北光伏项目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新学期第一次中层领导会议上,校长讲话:此次会议就7个主要议题展开讨论....docx VIP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分公司会计岗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平地区会计岗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2025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pdf VIP
-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杭州2024).pptx VIP
- 管道吹扫记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