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冬季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及防治试验研究.docVIP

冬季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及防治试验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季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及防治试验研究

冬季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及防治试验研究   摘要 2012年1月15日百色市温氏养鸭场出现鸭传染病疫情;临床观察主要表现为雏鸭精神沉郁,咳嗽,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病理剖检主要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经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在防治上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进行药物治疗的措施;通过不同药物对比治疗试验表明,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有效率达93.3%以上,可以有效降低病鸭死亡率,提高存活数。   关键词 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传染性浆膜炎;饲养管理;药物治疗;治愈率   中图分类号 S85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90-0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雏鸭为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性病变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鸭疫李氏杆菌主要感染2~4周龄雏鸭,成年鸭和1周龄以内的鸭少发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发病死亡率与年龄、毒株、饲养管理水平和应激因素有密切联系,一般发病率为5%~75%。该病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节发生尤甚[1-2]。目前,该病已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很大损失[3]。因此,控制和消灭该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1月,百色市温氏养鸭场暴发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现将其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诊断   1.1 发病情况   2012年1月15日百色市温氏养鸭场开始饲养4 000羽樱桃谷肉鸭,在2012年1月27日雏鸭2周龄时,鸭群中开始出现精神沉郁、萎顿、缩颈、不愿意走动的病鸭,病鸭流眼泪,流鼻涕;下黄绿色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28日出现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的病鸭,到29日1只病鸭死亡,此时全场鸭群采食量下降,30日死亡5只。   经在养鸭场现场调查与询问鸭农发现:1月有连续15 d的阴雨,室外平均温度仅6 ℃,温度过低;该养鸭场为室内地面育雏,垫草严重潮湿,饲养环境粗放,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育雏室过小,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鸭农于25日养鸭更换饲料,雏鸭出现过应激不取食现象;饲料不是全价饲料,查对其饲料配方,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水平过低[4]。上述因素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在该场地的发生和流行。   1.2 临床症状   病鸭明显的症状是咳嗽,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干涸后,常堵塞鼻孔,表现呼吸困难。病鸭排黄绿色稀粪,部分病鸭腹部膨胀,不食或少食,临死前出现如摇头、点头、痉挛、尾部轻轻摇摆、两腿和头背脖伸直呈角弓反张状等神经症状,不久抽搐死亡,病程1~3 d[2]。日龄较大的鸭(4周龄以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腿软弱,不愿走动,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运动或摇头摇尾,呈仰卧姿势,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4]。   1.3 剖检变化   剖检发现较明显的病变是浆膜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主要在心包膜、肝表面和气囊[2]。心包液增多,呈白色絮状物,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在心外膜表面。病程较长者,可见纤维素性物充填于心包,粘连心包膜和心外膜[2-4]。肝脏呈土黄色或红褐色,肿大,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覆盖于其表面,剥离极容易。脾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呈斑驳状。多数病例气囊壁增厚、混浊,上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脑膜充血、出血,脑膜上也有纤维素渗出物附着。   1.4 试验检查诊断   取病死鸭肝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结果发现阴性小杆菌;瑞士染色可见两极浓染的细菌。因此,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2]。   2 分组治疗   2.1 试验动物和试验药品   试验动物:患鸭传染性浆膜炎的18日龄鸭120只(来源于百色市郊区某养鸭场)。试验药品:20%盐酸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10%磺胺6-甲氧嘧啶钠注射液、20%硫酸新霉素、10%氟苯尼考注射液、20%氟苯尼考粉。   2.2 治疗   2.2.1 病鸭的确定及分组。选出所有确诊发生该病的病鸭,并从中挑选120只,要求严重程度和体重基本相似,并随机分为4组,即第1组、第2组、第3组和对照组[5]。   2.2.2 给药方法。第1组:逐只腿部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30 mg/kg·体重1次后,将20%盐酸恩诺沙星50 g溶于100 kg水中供鸭自由食用,连用3 d。第2组:逐只肌肉注射10%磺胺6-甲氧嘧啶钠注射液0.7 mL/kg·体重后,将20%硫酸新霉素50 g溶于100 kg水中供鸭自由食用,连用3 d。第3组:逐只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注射液0.3 mL/kg·体重后,将20%氟苯尼考粉50 g溶于100 kg水中供鸭自由食用,连用3 d。对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